11月9日上午,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分类培养改革暨《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第4届青年学术沙龙在西南财经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由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和《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分类培养改革,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本次学术沙龙由《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涛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本次沙龙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
在上半场研讨中,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陈洪捷教授以“专业博士培养的困惑”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认为,在当前教育体系中,要在学术为主的环境中培养实践导向的人才,应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术思维培养等策略来提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质量。事实上,教育专业博士更擅长实践,他们求学更需要的是理论,研究型大学试图通过教学/校地合作等措施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所以,专业博士的培养单位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以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罗英姿研究员以“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与博士职业发展”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她指出,中国博士教育规模迅速增长,需关注与之相关的质量保障、需求匹配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学界应加强博士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职业发展辅导机制,提供就业支持服务,以为博士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鹏教授以“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分类培养——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习经历的实证调查”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认为,分类发展状况总体优于预期,改善研究生分类改革应从产教融合、优化学科设置、招生标准、课程内容以及丰富课外活动等多维度入手,分类培养的实施虽面临挑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包水梅教授以“‘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她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倾向于命令与能力建设,缺乏激励与系统变革工具,造成政策执行路径依赖及资源分配不足,建议优化政策工具,强化多方支持,建立联动机制,突破文化制约,推动《学位法》实施,以提升政策执行效率与专业学位发展。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汪雅霜副教授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江苏实践与经验”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介绍了江苏省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实践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同时也表示江苏省研究生教育与科研领域进步与挑战并存。
在下半场研讨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彭湃副教授以“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堵点及其破解”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分类改革正面临复杂挑战,深化分类培养改革,需关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学生多样性及教师能力提升,同时分类培养改革应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学生筛选标准调整、导师分类培养方法以及学术与专业学位比例调整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荣副教授以“《学位法》时代学位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进路选择”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指出,《学位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位治理进入新阶段,但当前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应从规范与功能统一的角度准确解释和适用学位法,通过强化学术复核和学位复核制度,有效解决学位争议,确保学位法的实效性。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高级主管岳华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她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专业学位重视不足、领域设置不明确、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具有紧迫性、复杂性的特点,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需基于市场需求实施分类培养改革,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沈岩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分类培养改革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强调,当下研究生教育需重新审视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实践,优化师资配置,改善需求对接机制。教育界与产业界应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实效。(来源:重庆高教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