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教师短缺导致英国学生STEM职业通道堵塞
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内地2所大学教育学科进入前100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及认证中期审核专业名单6
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多所大学设置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
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港澳站)暨粤港澳大湾区师德师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甘肃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召开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
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东师—剑桥”教师教育对话研究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东师“前沿课堂”大家坛
第四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暨《全球教师报告》中文版发布会圆满举行
汪明义李咏梅: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现实任务
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非高校教师教育者通过开发示范课提升二阶教学能力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近二十年我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优化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体验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省C高校为例
关于教师教育中课例研究的全球见解:覆盖英语、日语和汉语来源的系统文献综述
全球视野
美国教育学院面临改革或消失的选择
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教育改革系(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form)21世纪领导力讲座教授(21st Century Chair in Leadership)罗伯特·马兰托(Robert Maranto)在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撰文认为,美国教育学院面临要么彻底改革,要么逐渐消失的选择。
罗伯特·马兰托教授认为,教育学院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知名度和尊重。严重的不平限制了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的就业前景:大多数教师都拥有如此多的才能,尽管培训、工资和待遇不佳,他们还是取得了成功。尽管教育学院没能为教师做好准备,但严重的不平等问题遮掩了教育学院的缺陷。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公民意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罗伯特·马兰托教授认为,随着私立学校和特许学校的快速发展,教育学院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变化的需求。他建议教育学院应采取四项具体改革措施:重组教育专业课程,将教育专业与心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应用领域结合,确保教师具备科学知识和课堂管理技能;实施科学阅读教学法,根据国家标准,推广以科学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方法,如系统的拼音教学,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加强公民教育课程,与核心知识基础(Core Knowledge Foundation)和公民联盟(Civics Alliance)等组织合作,提升教师在公民教育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教授学生关于法律、历史和民主制度的知识;建立不同教育理念的教师培养体系,根据不同教育理念(如蒙特梭利、经典教育等)提供专业培训,满足多样化学校的需求,培养适应不同教育模式的教师。(来源:教育周刊官网)
特朗普新政府或鼓励教师校长提质增效
综合《时代周刊(TIME)》等媒体消息,特朗普在竞选早期,就提出了包括奖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加强爱国教育等在内的教育政策“10项原则”。特朗普过渡时期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一份声明中告诉《时代周刊》,“美国人民以绝对优势再次选举了特朗普总统,这赋予了他履行竞选承诺的使命。他将兑现承诺”。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没有回答有关他的哪些政策将在明年1月优先实施的具体问题,但特朗普上任后的教育政策将对美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在“10项原则”中,特朗普特别强调优秀校长和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鼓励家长和地方学校董事会雇佣和奖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解雇表现不佳者。他支持由家长直接选举校长,让家长有权解雇表现不佳的校长。研究表明,高效的校长对学生学习有显著影响,优秀的校长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特朗普还计划为取消K-12教师终身职位、采用绩效工资的州和学区提供资金支持,并赋予家长投票选举校长的权利,以确保教育质量。(来源:NewsNation官网)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教师短缺导致英国学生STEM职业通道堵塞
11月8日,英国教育政策研究所(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 EPI)和青年与教育中心(Centre for Youth and Education, CfEY)发布一份弱势背景年轻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职业进展报告。根据报告,专业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师的短缺导致弱势背景的学生无法获得有前景的职业机会。
报告指出,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深造偏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报告呼吁政府通过差异化薪酬提高教师留任率,从而确保中学专业教师的充足供应。2023-24学年,政府只完成了物理教师招聘目标的17%,计算机教师招聘目标的36%,数学教师招聘目标的63%。
Teach First首席执行官罗素·霍比(Russell Hobby)在评论这份报告时说,学习STEM是“通向精彩职业生涯的最佳途径,但这些证据表明,我们有太多英国弱势背景的学生被这些未来的机会拒之门外”。“优秀的STEM教师是点燃激情、激励下一代的关键。然而,目前我们正面临着STEM中学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为在那里工作的STEM中学教师增加薪酬”。
报告指出,除了缺乏专业教师,低学业成绩、缺乏宣传和引导和经济原因也是导致弱势群体学生进入STEM领域时面临的挑战。(来源:泰晤士报教育副刊官网)
澳大利亚高成就教师计划助力改善教师供应渠道
据澳大利亚教育部官网(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24年9月26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启动高成就教师计划(High Achieving Teachers Program, 简称HAT)的扩展试点第二阶段。HAT计划旨在通过创新的就业型教学途径,拓宽教师职业的切入点,以应对教师短缺问题,并吸引更多具有多样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进入教学岗位。
高成就教师(HAT)计划于2020年启动,通过该计划,参与者能够在获得澳大利亚认可的教师资格的同时,在中学教学岗位上接受培训和支持。该计划主要招募具备学校所需技能和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并将他们安排到教师短缺的中学,从而帮助解决澳大利亚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在扩展计划的第二阶段,澳大利亚教育部将与十家供应商合作,提供近1500个新的就业型教学途径名额。这些名额分布于澳大利亚所有州和地区,为参与者提供在职教学经验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教师资格认证。HAT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就业为基础的教学途径,帮助参与者顺利过渡到全职教师岗位,同时确保他们掌握进入课堂所需的核心技能。该计划的目标群体包括来自多元背景的人才,特别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家、原住民、残疾人以及偏远地区的人员。这些人才的加入将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帮助满足教学岗位多样化的需求。HAT计划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实际的教学经验,还为学校带来了具有实践经验和多样背景的教师群体。该计划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师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学、科学等关键学科领域。通过这一计划,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吸引更多高成就人士以及职业转换者加入教学队伍,为改善教育质量做出贡献。(来源:上外全球教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澳大利亚教育部官网)
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 中国内地2所大学教育学科进入前100
11月11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4年排名覆盖55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3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世界教育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进入前100。
世界教育学科排名前十学校分别为范德堡大学(1)、密歇根大学-安娜堡(2)、密歇根州立大学(3)、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4)、哈佛大学(5)、伦敦大学学院(6)、斯坦福大学(7)、莫纳什大学(8)、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9)和佛罗里达大学(10)。
世界教育学科排名前十
中国教育学科排名前十学校分别为香港大学(11)、香港教育大学(13)、香港中文大学(14)、北京师范大学(24)、台湾师范大学(28)、华中师范大学(51-75)、台湾科技大学(76-100)、澳门大学(76-100)、香港城市大学(101-150)和华东师范大学(101-150)。
中国教育学科排名前十
(来源:软科微信公众号)
政策导向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1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和部属师范大学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按照协议约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履约任教。
《通知》要求,要加强对“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教育,宣传履约要求,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统筹制订“优师计划”师范生的招聘计划,及时推送就业信息,优先安排专场招聘。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全部落实到定向县中小学任教。
《通知》要求,要严格管理“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履约情况,对于违约的学生要予以记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有编有岗,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支持,支持他们的职业发展。(来源: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及认证中期审核专业名单
11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及认证中期审核专业名单的通知(教师厅函〔2024〕20号)》(以下简称《通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等12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等613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等263个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期审核,继续保持原认证有效期。
《通知》要求通过认证的院校高度重视认证状态保持和整改工作,持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地要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从源头培养新时代优质教师。(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3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91万余人
10月24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91.78万人。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07.37万人,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比例92.74%。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是指在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和其他学校附设幼儿班中承担学前教育的专任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073.93万人。其中,小学阶段教育专任教师665.63万人,生师比16.28: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9%,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8.03%。初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408.31万人,生师比12.84: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6%,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3.09%。
特殊教育专任教师7.70万人。
普通高中教育专任教师221.48万人,生师比12.66: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0%。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73.48万人,生师比17.67:1,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5.69%,“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业(技能)课程专任教师比例56.71%。(来源: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 多所大学设置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
10月31日,教育部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完成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多所大学将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学设为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10所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四川师范大学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二级学科。
南京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自设教师教育相关交叉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自设教师教育涉及教育学、数学和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浙江师范大学自设教师教育神经科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华南师范大学自设教师教育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公共管理学3个一级学科,西北师范大学自设教师教育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和物理学5个一级学科。(来源: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港澳站)暨粤港澳大湾区师德师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11月9日,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港澳站)暨粤港澳大湾区师德师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在开幕式上作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俞伟跃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之际,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首次走进港澳,这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内地与港澳教育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港澳校长教师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修炼过硬的政治素质、涵养高尚的师德、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努力成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先行者、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担当者、内地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的推动者,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龚志明局长致辞指出,举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宣讲及研讨会,对澳门教育工作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澳门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官网)
熊四皓任教育部副部长,分管教师教育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领导”栏最新更新。教育部新任副部长熊四皓工作分工明确,负责政策法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巡视、离退休干部工作。
人社部网站10月11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熊四皓为教育部副部长。
公开简历显示,熊四皓,男,汉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复旦大学/挪威管理学院信息通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行政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硕士。
熊四皓早年曾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组副处长、处长、副组长等职,2008年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2013年1月任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5年4月,熊四皓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2018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党委组织部部长;2019年12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至此番履新。(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
地方要闻
京津沪渝苏五城区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学术成果交流会在天津市举办
10月24日,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立10周年学术成果交流会暨第十四次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南开区成功举办。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丰台区,上海市徐汇区、浦东区,重庆市北碚区,天津市南开区,江苏省常州市等市、区研训部门有关负责人、教研员、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出席会议。
10年来,为解决教师职后学习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倡导下,北京东城、天津南开、上海徐汇等地区的教师研训机构,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锚定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遵循“共研、共建、共享、共担”机制,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主动探路,结合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项目的协同攻关,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期2天的会议以“共享智慧 共创未来——教师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包括主旨报告、专家沙龙、专题发言、专家讲座、实践分享和课堂观摩等环节,集中展示了10年来联盟成员单位在学科重难点问题解决、育人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并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的视角重点探讨了联盟成员单位对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理解、实践指导和相关问题的思考。(来源: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官网)
湖北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新时代荆楚强师
湖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荆楚名师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荆楚新篇章。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二是强化师德师风涵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开展“寻访好老师”特色活动,营造“学习好老师”浓厚氛围,形成“争做好老师”良好态势,引导百万师生寻访身边好老师,邀请奥运冠军、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各界代表进校讲述好老师故事。三是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赋能强基”三级联创,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把支部建成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高地。
提升教书育人第一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施“荆楚优师计划”,组织师范院校为66个县市定向培养优秀师范生。二是提升教师创新本领。出台省级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推动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有机融汇,不断提高教师原始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三是提升教师数智能力。以筹备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为契机,实施湖北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发荆楚教师智慧管理平台。
激活教育发展第一资源,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一是强化保障,激励教师安心从教。二是优化评价,激励教师敬业崇教。三是深化认同,激励教师奉献乐教。(来源:教育部官网)
云南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让教师潜心教书 静心育人
云南省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关于教师减负工作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健全机制、多措并举,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走深走实。2024年4月,省委、省政府专题部署全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明确12个方面整治内容,其中专项开展“坚决纠治社会事务加重教师负担,做到清单外事项一律不进校”,对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每月调度。经省委、省政府审批同意,省教育厅印发进中小学校省级事项清单;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开展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专项清查,组织各地清退违规抽调借用的中小学教师,让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来源:教育部官网)
重庆2024年“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举行
11月4日,重庆市2024年“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举行。此次研修班由重庆市教委主办、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承办,来自重庆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及重庆市2024年“国培”“市培”项目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会。
本次研修班为期5天,聚焦教师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主题,创新“线上+线下”共学、“实践+自主”选学、“报告+视导”研学三大学习形式,包含主题报告、经验交流、实践考察、分组研讨、专题指导、工作部署6大板块,针对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重点难点,帮助区县优化培训管理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作了题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报告。他指出,教育系统要坚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教师师德师风、专业素质、育人能力建设,以“国培计划”等培训项目为重点,不断健全教师教育体系。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以“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主题,系统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基础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工作做安排部署。(来源:教育部官网)
甘肃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 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10月21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开创教育强省新局面,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胡昌升强调,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快构建顺应发展大势、契合人民期盼、体现功能定位、彰显区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突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突出数字赋能,培育智能应用生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师生数字素养,提供便捷学习服务,切实以数字化方式加快提升教育水平。要突出夯基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教师激励保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会省领导向获得省“园丁奖”的先进代表颁奖。(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
院校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启航仪式举行
10月23日下午,华东师大首届“国优计划”启航仪式在闵行校区学生共享空间举行。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健,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俞虹,校内导师代表以及2024年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参会。
代蕊华首先介绍了学校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情况,他强调“国优计划”的目标是造就一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学院协同研究生院和各个专业院系为“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培养方案,配置“三导师”助力学生发展,精心组织安排实习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国优计划”双硕士学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学校协同各方资源,依托孟宪承书院在第二课堂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收获。
孟宪承书院结合“国优计划”研究生的特点,探索研究生教师素养进阶方案。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发布首届“国优计划”“8+N”第二课堂养成教育赋能菜单。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孟宪承书院协同教师教育学院为“国优计划”量身定制“8+N”养成教育活动项目群,坚持“少而精、通而博”,通过浸润式熏陶、体验式学习、进阶式赛训等,引领师德教育、赋能核心能力、提升生涯境界。
据悉,自202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优计划”以来,华东师大积极担当作为,首届“国优计划”共遴选48名学生。此前,华东师大已召开首届“国优计划”开班典礼并扎实推进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现依托孟宪承书院“1+X”的教师教育平台,专门推出“8+N”第二课堂养成教育精品菜单,旨在推动“国优计划”学生教师素养全面进阶,为未来教育家插上腾飞的翅膀。(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官网)
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第十二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
11月4日,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第十二期)开班仪式在华东师大举行。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张静、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资源及福利处处长郑嘉瑜、上海市教委港澳台办公室张天翼、普陀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袁建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以及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教研人员发展处、华东师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相关代表,来自澳门中小学的24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孟钟捷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第十二期澳门学员致以热烈欢迎,华东师大将在当前基础上持续加强与澳门地区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沪澳两地的教育融合发展。他强调,作为培训计划的承办方,华东师大将尽心履责,为培训交流保驾护航。
郑嘉瑜代表澳门教青局感谢教育部、澳门中联办对澳门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市教委、华东师大对项目的重要贡献。她介绍,澳门回归祖国25年以来,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推动爱国爱澳教育工作,并分享了在推动澳门地区历史教育方面的做法。她希望第十二期学员们把握培训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各个学习环节,共同进步,并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张静在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将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教育资源,教育部高度重视内地与澳门的教育交流合作,积极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她寄语第十二期学员们,一要胸怀“国之大者”,明确使命担当;二要敢于开拓创新,勇当教育改革先锋;三要增进互通互鉴,促进两地教育融合发展。
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介绍说,本项目集结了教育学部及校内其他相关院系、包括上海市相关教师教育优势资源与力量,竭力给学员们提供最好的学习体会与有价值的学习体验。随后,他介绍了本次培训的安排,包括相关专业及跨学科学术讲座、赴上海相关中小学跟岗实践、与相关学科教研员、中学校长、教师交流研讨等环节。
2019年12月,教育部提出,未来十年,将向澳门教师提供1000个赴内地培训的机会。自2020年以来,在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澳门教青局、澳门中联办的大力支持下,迄今为止,华东师大已经连续承担了十一期培训项目,共计培训了315名各学科的澳门中小学教师。(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召开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
为做好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切实提升学部人才培养质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于2024年10月22日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15会议室召开了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
此次研讨主要聚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三个专业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修订问题,旨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强化专业特色。在研讨会上,各参会老师就培养方案诸多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最终取得了明确共识。
在研讨会最后,教育学部副部长彭泽平强调,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计必须兼顾专业标准与研究生类型教育的要求,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与本科培养方案合理衔接,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明晰了学部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人才培养培养的修订的方向,有效推进了公费师范生本硕衔接硕士培养方案的研制,为培养方案研制夯实了基础。(来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官网)
融合教育师资专项培训在重庆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中小学融合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发挥资源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由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2024年度融合教育师资专项培训于10月28日、29日相继开班。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是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普特融合好老师”,目的是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内核,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特殊教育“大先生”。培训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中小学融合教育管理者和资源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特殊儿童。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教育家精神”2024年全国巡回宣讲团成员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龙梅老师做首场专题报告。此外,还邀请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重庆师范大学金牌教师兰桂萍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专题解读。
天津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戚克敏教授、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赵蕤、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祚山教授和自天津市、四川省成都市的1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的开班典礼。(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官网)
呼伦贝尔学院专业教师到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协同提质”交流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精神,10月21日至25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海江、副院长梁静、系主任郭姣带领教育技术系全体教师到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开展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活动。
在交流学习中,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为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的教师们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验室参观和随堂听课等。讲座和座谈内容涉及“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前沿”、“师范专业认证达成度分析报告撰写”以及“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等。教师们还参观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机器人实验室、VR/AR教育应用实验室及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并深入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
此次活动是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高水平师范院校的支持,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呼伦贝尔学院是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中杭州师范大学组团支持的学校之一。通过此次活动,两院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呼伦贝尔学院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呼伦贝尔学院的办学水平,也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官网)
玉林师范学院举办第一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11月9日至10日,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玉林师范学院举行。
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李清先、副校长黄映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琼,玉林市教育局局长陈基林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全国53所高校、广西地方中小学校、边境学校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李清先、李琼、陈基林、黄映然共同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揭牌。
李清先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将围绕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和教育前沿问题,重点关注乡村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致力于提升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集结各方智慧、分享最佳实践,共同促进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第一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论坛设有主旨报告、平行论坛、互动研讨等形式。论坛上,14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来自全国近260名师生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的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研讨,各位专家就民族地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家型教师培养与发展、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教育、人工智能+教师等议题多个角度发表观点,从理论到实践,结合量化研究与个案研究,探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共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助力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玉林师范学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官网)
专业活动
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Global Teacher Education Summit,简称GTES)于10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峰会以“面向未来·共筑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希腊、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知名专家学者,来自523所高校(其中包括10所港澳台高校)的六百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参会。
峰会概况
本届峰会设置了5个专题议题,围绕后疫情时代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数字技术对教师学习的影响、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变革、跨界合作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以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专题研讨会、分组发表、圆桌会谈、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讨论全球教师教育议题,擘画教师教育发展蓝图。共计26场大会报告,包括10个主旨报告,8个大会全体特邀报告,5个特邀报告,3个田家炳讲座。此外,还设置29个专题研讨会,36个分组学术发表,百余篇海报展示,总计510篇研究展示。
开幕式重要发言
峰会开幕式于10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赵静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希望通过加强师资、教育改革、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校长强调,在科技进步、全球化、个性化教学等新趋势背景下,教师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待通过会议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表示,本届峰会恰逢中心成立二十周年,见证中心二十年成就,与世界教师教育学科发展同向同频,与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同频共振。在此之际,期待各位专家、同仁尽情全球教师教育对话和交流,共享智慧,助推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主持。
大会精彩报告发言
第一天主旨报告(10月26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特聘讲座教授卢乃桂先生作《教师与教师教育全球再联系的背景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报告,从学习损失补偿、人口变化应对、国际合作不足及人工智能影响等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呼吁教师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终身学习观念,慎重考虑AI技术的长期教育价值。
英国诺丁汉大学戴杰思教授在《如何在充满挑战的时代成为并保持"优秀"的专业人士?》报告中,提出了教师专业化这一重要命题,指出需关注教师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及其后续的变化。他认为,教师对专业的认可度和投入度能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产生深远影响,并强调要构建好奇心文化以培养优秀教师。
香港教育大学李子建教授作《面向未来和未来准教师的可能性:全球和国家视角》的主旨报告,从东西方哲学视角解构教师核心素养,提出道德素养、终身学习意识、研究和反思能力都是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同样重要,最后融合儒家思想提出教师自我认知与定位的建议。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琳·佩恩教授作《面向不确定性的教师教育》的主旨报告,分析了教师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实践角色困境、教师与学习者的合作困境和未来教师教育作准备的困境。她强调教学应是动态的未来导向过程,而非固定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春教授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被激活的“世界3”与教师教育变革》的主旨报告,以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师教育的影响,主张用教育逻辑统领技术、资本、效率驱动的逻辑,避免新经验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的陷阱。
第二天大会平行论坛特邀报告(10月27日)
在平行论坛一中,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Amanda Berry教授作《应对教育领域的不确定未来:教师适应性专业技能的关键作用》的特邀报告。Berry教授介绍了她们联合五所学校的15名教师共同设计并试验的两个跨学科的数学和科学课程。研究表明,在支持发展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教师发展适应性专长以及学生学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Gillian Roehrig教授作《基于合作课程设计作业的专业学习》的特邀报告,就“教师在协作设计课程时所参与的过程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得出三条启示:善于使用协议作为协作资源、将课程设计评估作为协作资源、将讲故事作为协作资源。
巴西圣保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Carlota Boto教授以“教育科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为主题,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基本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与学校的关系及其主要思想转变。她指出对教育科学和学校教学关系的疑问实际上是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分隔的另一种形式的反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李洁冰教授就“培养面向未来的语言教师”主题作特邀报告,提出一个不断发展的语言教师专业知识框架,包含视野专长、专业专长、协作专长和情感专长。
在平行论坛二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李军对比了国外教师模式和中国教师模式,引出教师教育中国模式四个核心特色:人文宗旨、中庸之道、开放多元和知行合一。
葡萄牙米尼奥大学Maria Assunção Flores教授以“不确定时期的教师教育再思考”为特邀报告主题,指出当今时代的教育和教师的挑战,并就教学作为职业的价值增值、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职业条件和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
英国思克莱德大学David Kirk教授作《教师教育未来的适应性能力:为已知和未知做准备》的特邀报告,介绍了适应性胜任力的定义,并通过两个具体案例说明教师对疫情相关挑战的响应策略,探索宏观环境下关于适应性能力新型教学可能。
希腊雅典大学Despina Potari教授在《教师合作与专业学习》特邀报告中概述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研究中关于教师合作的现状,重点包括理论视角、背景形式和结果、参与者角色、教师合作的工具和资源等四个主要领域,并分享了数学教师合作的研究案例。
27日晚上,峰会举办了“AI赋能教师教育圆桌论坛”,六位来自科技企业与教育及教师教育界的专家共同对话AI时代教师及教师教育准备与发展。
特邀报告中,瑞士日内瓦大学高级研究员Christophe Ronveaux博士分享了儿童绘本教学工具及案例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教学复杂性、教师作为教学中介的重要性及教学工具的辅助作用。研究还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瑞士文化差异对绘本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运用教学工具改进绘本教学的方案。
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博士通过线上方式发表演讲。基于PISA的各国数据,他展现了不同国家儿童在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差异,指出促进儿童均衡发展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从未来技术、数字、AI准备角度,他提出了教师准备方向和学生发展问题。基于OECD调查结果,他强调教师内在动机而非薪水是更大的发展资本,未来变革学习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教师专业合作和文化也至关重要。
第三天主旨报告(10月28日)
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期刊主编Martin Mills在《为什么我们必须继续谈论教师专业精神》的主旨报告中,通过一个针对高贫困地区学校的课程改进研究项目,探讨了教师专业精神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当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权和信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时,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成绩都显著提高。
美国波士顿学院葛文林教授作《观念的消亡、观念的缺失与观念的延续:教师教育转型的视角》主旨报告,指出教育改革需要从“改良”转向“转型”。他从三个视角阐述了教师教育转型的思路:突破学科分科限制、加强教师教育者的培养、坚持全民优质教育的理想。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领导力中心主任顾青教授作《通过组织学习拥抱变革:教师如何留任并茁壮成长》报告,强调学校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仅是个人心理态度的体现,更是组织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丸山恭司教授作《探索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其专业性、伦理美学与实践共同体》的主旨报告。他强调教师教育者除需具备研究能力外,更要掌握“间接教学能力”,即培养职前教师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同时,教学实践中的伦理美学感受,包括对教学过程中“对”与“错”的判断,以及对“美好教学”的共同认知,也是教师教育者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琼教授作《部属公费师范生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谁更受中小学校的青睐:对从教胜任力的实证考察》的主旨报告。通过对1,823名校长、258名区域行政干部和14,850名公费师范生的调研,研究发现相较于综合大学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在教学信念和职业认同感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92%的地方行政干部认为公费师范生在教学质量和区域教育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也发现综合大学毕业生具有其独特优势。报告为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专题研讨与分组发表
26日至27日下午,峰会还奉上精彩纷呈的专题研讨,共设置29个专题研讨会,包含128项研究报告和2个圆桌会谈。议题内容涵盖了跨界实践、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教师成长口述史、区域教师教育创新、循证教学、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名师专业发展、教育与脑科学的交叉应用等诸多前沿主题,旨在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本土化与全球视野下教师教育创新路径。
同期开展36个分组学术发表,展示近200篇研究成果,探讨教师能力、专业素养、情感与压力、数字化转型、职前培养、课堂师生互动、跨文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等诸多主题。同时,大会还展出了119篇学术海报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3个专题研讨及分组发表中呈现3位专家的特邀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托尼·劳克兰副教授创新性地运用“厨师与厨房”概念阐释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并对有着200年历史的教学学校实践与当前教师学习的最佳证据进行了对比评估。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从价值省思、时代意蕴、行动路径三个维度,介绍了区域教师教育“立交桥”模型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浦东样本”。
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郑美红教授基于对中国大陆早期职业教师的混合研究,提出了教师韧性新概念框架,为增强教师韧性提供了实践策略。
会议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届峰会于28日中午落下帷幕。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宋萑教授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本届峰会收到论文投稿510篇,创历届新高,首次收到13篇从神经科学角度分析教师教育的论文,体现了研究视角的跨学科性。同时,首次邀请到来自希腊、葡萄牙、巴西、以色列等新的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对话平台的覆盖范围。32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展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大会组委会联席主席朱旭东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未来将考虑峰会由三年一届调整为两年一届,并设想举办地点扩展到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全国多个城市。峰会已从最初推动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定位,逐步发展为促进全球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作为全球教师教育领域中极具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盛会,GTES峰会为凝聚全球智慧、深化国际合作、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能。(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第五届全球教育学院院长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11月1日,第五届全球教育学院院长论坛(Global Education Deans' Forum, 以下简称GEDF)在AI作词作曲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聚焦“智能时代的教育和教育学”,探求新形势、新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教育研究之道。GEDF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堪萨斯大学于2018年联合发起。
来自五大洲32所高校或国际机构的50余名教育学院院长、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上海,以“学习、引领、行动”为目标,聚焦教育大问题,通过主题讨论和专题研讨,分享经验、汇聚智慧、深入互动、建立合作,寻找基于全球视野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各国教育变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启示,推进全球教育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引擎,不仅塑造个人的未来,也决定着社会结构和国家发展的方向。他期待通过此次交流和讨论,为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提供洞见和方向。
第三届、第四届GEDF承办学院院长——美国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的Stanton Wortham、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教育学院的Anne Looney回顾了前两届论坛的举办情况,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学习:以智能教育为题,以人工智能为友
本次论坛以“智能时代的教育和教育学”为研讨对象,同时也将人工智能工具的运用实践贯穿论坛的各个环节。
GEDF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Rick Ginsberg教授先后作开场主旨报告。
袁振国以“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重构”为题,指出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主导力量,有组织研究成为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式,人工智能赋能科学,人工智能就是科学,实现人机共生、人机共创。在此背景下,重构教育学需打破学科界限,聚焦大问题;开展有组织研究,进行大合作;建立交流机制,搭建大平台;创新组织方式,组建大团队;关注教育新形态,做出大贡献;并借助AI赋能,实现大突破。
Rick Ginsberg回顾了自2018年第一届GEDF以来的历史、目标、计划和组织章程,并介绍了由该论坛衍生的“展望教育未来系列”与院长对话节目、AERA学术会议中的院长会谈等组织情况。Ginsberg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导者应面对和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GEDF这一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变革。他指出,GEDF已经促进了多个领域的学习与分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合作的几种可能,例如成立国际人工智能使用者小组、协同工作小组,开发新的多国研究范式用于捕捉新的技术前沿等。
在主旨报告的启发与带动下,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球讲席教授、堪萨斯大学杰出教授赵勇担任大会主题讨论的主持人。
围绕“您希望向人工智能咨询什么样的问题?”“您希望与院长们讨论什么样的问题?”这两个主题,来自中国香港、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南非、英国、德国、日本、孟加拉国等国的多位院长,从经济、哲学、社会等诸多角度提出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现场使用AI工具,即时提炼发言聚焦的核心问题,概括出高关注度的话题,并就发言者的代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
引领:国别经验分享与国际观察相结合
本次论坛不仅有国别经验和洞见的分享,还有国际组织的前瞻式观察。中外教育学院院长及院长代表围绕“AI与教师教育”“AI与学校教育变革”“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经济与文化”“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学与评价”等议题进行分组讨论。
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静教授、莫纳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Neil Selwyn教授、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院长Camilla Benbow教授、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Richard Andrews教授分别主持分论坛,并在主论坛上分享四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育学院前院长、杰出教授Bill McDiarmid教授听取四组报告后,进一步提出了“智能时代教育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教师教育机构的角色是什么”的问题,引发了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澳门、美国、巴西、日本、德国、苏格兰、巴基斯坦等教育学院院长的探讨。
当各国院长试图澄清教育学院、教育学者在当今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时,AI工具基于32段GEDF以往活动视频做出总结,也昭示智能时代教育若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全球的教育学院需要通力且深入的合作。
随后,以“豆包”工具生成的袁振国教授“数字人”智能体上线,进行学术对话和归纳总结。
与此同时,袁振国教授也给出了个人的观察和总结,彰显并展望智能时代人如何与AI为友,有效地进行分工与合作。他认为,发展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以人为本。AI在教育领域是发展人,而不是替代人;智能教育是通过AI促进孩子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变革。所以智能教育依靠人、通过人、发展人。他指出,“今天的智能教育大部分以技术为主导,以产品为主导,而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旨,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教育才刚刚开始。在运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如果运用不当,人工智能非但不能缩小差距,反而会拉大差距。为每个孩子配备设备、硬件、终端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机协同的水平”。
11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杨进和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研究员QuentinVidal分别介绍了UNESCO和OECD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思路和相关研究,丰富了与会者在此领域的认知。
杨进对UNESCO教育数字化倡议进行话语分析,指出UNESCO在AI教育政策上采取了人文主义的立场,确保AI为人所用,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Quentin Vidal则结合《OECD数字教育展望2023》中28个国家的数据,介绍了数字化转型上的若干做法,并从数据化、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内涵及区别展开。
行动:国际对话与国际合作同步进行
本次论坛为世界领先教育学院领导者建立了一个进行合作与对话的常设机制,有利于共同面对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致力于探讨基于全球视野的解决方案。
与会院长们不仅为本次论坛带来了真知灼见,还拓展了合作网络。此外,已有的合作议题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德国康斯特大学Isak Froumin教授、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Rick Ginsberg教授领衔讨论了全球高等教育的书稿合作。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教育学院院长Anne Looney教授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Andrew Damon教授也进行了合作项目的分享。
此次论坛是继2018年、2019年以来,全球教育学院院长论坛第三次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如今GEDF的朋友圈已经遍及五大洲39个国家74所教育学院。作为论坛发起单位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把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重要战略,通过搭建平台、汇聚资源,积极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设置国际议题、引导学术话语,广泛拓展在全球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东师—剑桥”教师教育对话研究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东师“前沿课堂”大家坛
11月5日至7日,东北师范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休斯学院、剑桥教师研究交流中心、田家炳基金会共同举办“东师—剑桥”教师教育对话研究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东师“前沿课堂”大家坛(2024秋)。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英国剑桥教师研究交流中心(Camtree)执行总监Patrick Carmichael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Patrick教授表示,东北师范大学与剑桥大学在过去的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成果,衷心感谢双方团队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期待未来深化合作、携手并进,共同促进全球教师教育的繁荣发展。邬志辉指出,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教育改革浪潮,深化国际合作与开放共享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深入探讨教师教育的国际趋势与本土实践,分享科学教育的创新理念与成功案例,构建高水平教育开放、全球教育合作的新生态。
成果发布环节,Patrick教授与Camtree研究员纪颖博士共同发布了新书《Think-Talk Toolbox: Cultivating Transversal Skills through Inquiry and Dialogue》(《思维对话工具箱:通过探究与对话培养跨学科技能》)。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获得该书独家译著版权,标志着两校学术合作迈上新的台阶。随后,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教授详细介绍了“东师-剑桥”教师教育高水平合作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会议邀请剑桥大学教育系Elaine Wilson教授、剑桥教师研究交流中心Patrick Carmichael教授及研究员纪颖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习院大学秋田喜代美教授,东京学艺大学副校长國仙久雄教授、三石初雄教授,帝京大学荒卷惠子教授等10余位海外专家学者,以及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我校柳海民教授等7位国内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教师教育对话研究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等核心议题,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主旨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专业引领和前沿视角,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深入与融合。
此外,本次大会特别设置四大分论坛,聚焦数学、科学、语文、英语学科的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创新发展以及教师教育与教学改革等专题,邀请国内外教师教育、学科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博士研究生进行主题发言和学术对话,共享教师教育对话研究的理论成果,共话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未来图景。同期,田家炳学校改进原生态研究论坛也在我校举行,田家炳基金会副总干事萧开廷出席并致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梁红梅教授、张聪教授以及杨进副教授主持了东北三省一区田家炳学校改进项目分组论坛。
继会议主旨报告及分论坛举办后,东师“前沿课堂”大家坛(2024秋)高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同课异构”教学研修活动在我校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教师教育和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主题,成功探索了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
本次“东师—剑桥”国际论坛及其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推动教师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彰显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和国际影响力。论坛不仅为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高端平台,也为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官网)
第四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暨《全球教师报告》中文版发布会圆满举行
11月11日下午,第四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暨首份《全球教师报告》中文版发布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简称“中心”)顺利举行。此次活动采用线下参与和线上直播的联动形式展开,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千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Getachew Engida、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发展工作组负责人Carlos Vargas-Tamez、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中心主任Hyun Mook Li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前执行主任Jordan Naidoo、世界银行前首席教育专家邬健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张春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周作宇、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程介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向世清、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明军、中心主任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肖胜雄、上海师范大学学部部长范国睿出席活动。
在开幕式环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张春柳祝贺《全球教师报告》中文版的出版,分享了中国政府在发展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希望增进教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回顾了教科社过去三十年间为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研究报告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同时表示教科社愿继续深化与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为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献力。
《全球教师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教育2030教师国际工作组合作完成,旨在监测教育2030教师发展目标的进展,呈现全球教师短缺的现状,分析教师短缺的成因,为加强教师招聘、留用和专业发展等提供建议与国际经验。经联合国教科文组合的授权,首份《全球教师报告》中文版的翻译工作由中心的三十余位师生历时六个月完成,是中心师生的又一次集体成果体现。
随着首份中文版报告的发布,第四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以“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深入讨论在新的技术生态环境下全球教师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发展工作组负责人Carlos Vargas-Tamez通过对《全球教师报告》的分析,指出全球各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并解释了造成教师流失的原因。同时,他介绍了报告中所提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弥合教师短缺方面采取的措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周作宇教授作题为“Close the Gap: Teacher Powerhouse and the Roadmap towards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的报告,分享了中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SDG 4目标、实现公平优质教育的三条有益经验,分别是优化顶层设计、积极主动开展改革、重视数字技术赋能教育。
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则聚焦“AI and Teaching Profession”这一主题,肯定了AI赋能教师职业发展的价值,但也指出教师只有学会使用AI才能更好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在“STEM教育:国际发展与当前适用”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向世清研究员以数智时代对学习者带来的挑战为引,介绍了STEM教育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思维模式、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而提出教师面临着由知识传授者到学习活动设计者的角色转型。最后,他提出STEM教育不单指科技教育,它既是新型科学教育形式或模式,又是新时期的基础教育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前执行主任Jordan Naidoo在“Crisis Sensitive Teacher Policies for Sustainability”报告中指出在全球教育系统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教师是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全球公民的基础。同时,他指出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团队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科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最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程介明作题为“AI and Education: What are the real challenges?”的报告,通过多个形象生动的小故事引发了与会者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强调教育并非培养人力资源,而是教会学生适应不断变化与不可预测的未来,最后引出AI绝非教育面临的唯一挑战。
此次论坛的交流分享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宝贵的国际视角和经验智慧,相信《全球教师报告》能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案例支撑与启发。(来源:上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2024年中国教师教育发展蓝皮书发布
10月16日,由南京晓庄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在合肥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出席发布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洛,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副校长赵向军,教师教育蓝皮书主编凌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会员,教师教育蓝皮书作者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师生代表400多人参加会议。发布会由陈洛主持。
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朱永新副主席对南京晓庄学院连续三年发布《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南京晓庄学院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弘扬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其教师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张策华作大会致辞,代表学校热烈欢迎莅临发布会现场的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衷心感谢关心帮助蓝皮书研究制作的合作高校、支持单位、创作团队和各界人士。教师教育蓝皮书是晓庄牵头探索中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术坐标,连续三年发布教师教育蓝皮书旨在持续为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他代表学校热忱欢迎国内外更多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媒体朋友以蓝皮书为支点、以晓庄为纽带,共谋中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共同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发布会当天,南京晓庄学院举行了《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研讨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致辞。他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教师教育蓝皮书”研创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和参与蓝皮书研创工作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祝贺。他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时代新征程中,教师教育的地位更加显著。“教师教育蓝皮书”课题组在研创过程中展现了很高的学术热情和专业素养,《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是教师教育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今年的蓝皮书以小学教育为核心议题,从小学教师教育政策、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教师素质素养等方面,对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江苏省、安徽省、重庆市三地以及俄罗斯小学教师教育发展作了对比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以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建立了框架体系,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案例为教师教育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蓝皮书副主编、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孙友然作《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发布解读。他从研创背景、皮书框架、内容解读、报告价值等方面作了介绍。《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区域篇、国际借鉴篇、附录6个部分。报告聚焦小学教育主题,以大量详实的数据,对中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现状、经验、挑战、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构建了中国教师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并连续三年测算了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和教师教育事业平衡发展指数,为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蓝皮书作者、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许红敏结合“教师教育蓝皮书”中的《中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版块,从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发现、政策建议等维度,向与会者们作了成果分享。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导李木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黄书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慧作专家点评。专家们指出,本次发布的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以小学教育为主题,富有战略性、合理性、科学性、前沿性和建设性,结构严密、逻辑清晰、图表并茂,注重宏观历史考察与微观个案剖析的有机结合,关注教育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直面教育问题的现实挑战,以案释理、剖析透彻,通过详实的数据,揭示了近年来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的投入产出、教师队伍结构、教育质量提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既呈现了全国的总体情况,也揭示了地区间的差异,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变革和教育现代化的深度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蓝皮书主编、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凌亢教授作研讨会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对南京晓庄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媒体朋友给予蓝皮书研创团队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战略方向,也为“教师教育蓝皮书”的持续研创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莅临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围绕“教师教育蓝皮书”提出的真知灼见,成为规划设计下一年度蓝皮书的新增长点。他表示,蓝皮书研创团队将继续秉承国家立场,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蓝皮书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将《教师教育蓝皮书》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权威智库,为中国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晓庄智慧与力量。
《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是由南京晓庄学院牵头研创的一项学术成果,每年发布一次,重点聚焦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展开专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性、资政性、文献性特点。“教师教育蓝皮书”自2022年首创以来,在学界影响力日益显著,2022和2023版“教师教育蓝皮书”先后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新皮书奖”“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等荣誉。(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官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办
11月1日至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本届年会以“学科融合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变革”为主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学院)共同承办、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办,专委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提供学术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专委会理事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组长郑国民,贵州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梁恒贵,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罗永祥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恩良主持开幕式。
管培俊在讲话中强调,语文教育是培养有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有人文素养与创新品质、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有为青年,培养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此次年会是语文教育专委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积极尝试,对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做好专委会工作,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二是坚持学术立会,直面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和不足,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深入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相关领域学术活动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建言资政作用;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关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和高校师范生培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突出困难,提升专委会服务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四是强化自身建设,坚持民主、科学、规范办会,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术社团目标迈进。
郑国民在致辞中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性院校语文教育团队承担着全国中小学语文老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其水平直接影响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水平。此次召开学术年会,重在研讨分享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经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新教材开始使用的背景下,对学科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年会以“学科融合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变革”为主题,显得至关重要。
在主题报告环节,管培俊、北京大学教授汪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心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华分别以《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从语言学看语文》《唐诗的结构》《从文本细读到教学解读——几种常见课文解读方法的误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走向素质本位课程改革》为题作报告。主题报告由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煜晖主持并评议。
与会嘉宾围绕“学科融合视域下的语文课程建设”“学科融合视域下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与评价”“跨学科主题教研理论与实践”“数字赋能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教师、硕博研究生基于教学实践所得或学术研究发现分别展开对话。年会闭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冷江山主持,专委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刘正伟为本次年会作总结致辞。(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官网)
第十一届民盟教育论坛在济南召开
以“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民盟教育论坛10月1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盟内外专家学者就新时代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丁仲礼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探索新时代育人模式改革创新,构建全社会一体化育人格局;要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增学、以德施教,争做“好老师”“引路人”“大先生”。
论坛上,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兰州文理学院常务副校长王顶明分别作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职责使命》《今天的教育,应该培养孩子怎样的素质?》《教育强国的关键特征与战略任务》的主旨报告。(来源: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官网)
专家观点
钟启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化课堂改革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教育家精神是人民教师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从精神层面凝聚了教师队伍的价值共识,也是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群体精神特质与价值取向。就宏观层面而言,弘扬教育家精神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消弭地区、学校间的“学力落差”,谋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微观层面而言,弘扬教育家精神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更不能满足于说文解字式的解读,而是需要在教育家精神的感召下,以“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教师而言,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每位教师是息息相关的。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向“兼具专家与工匠特质”的优秀教师进发,向儿童、同行及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从改革自己的课堂做起,不断求得教学实践的精进。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信条。
教师形象的重建:从“技术熟练者”转向“反思性实践者”
学生走向“深度学习”。那么,教师该怎样发挥作用呢?在网络信息时代,“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等新型能力概念的倡导,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期许冲破了传统的“学力”框架。这些概念都指向“同世界丰富地交互作用的能力”,教师站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正在迎来角色上的重大转变。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单纯地套用教学技术、实施定型化的教学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新的选择与反思。
“反思性教师”意味着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对话学习的支援者与促进者”。“学”与“教”是共鸣、共生与协进的关系。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心理,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域,引导
第一,提供“真实性学习”的“社会—文化”境脉,厘清学生参与时的体验与收获的经验。
第二,调动教师的“多声性”。“多声性”指教师应听到来自学科与跨学科逻辑的声音、课程与单元设计的声音等。“多声性”越是丰富,“教”也就越丰富。
第三,准备多样的表达活动,让儿童体验“社会—文化”的实践。
第四,影响儿童学习的动机、积极性与态度,包括设定场所与情境,让儿童作出自己的决定与选择等。
第五,着眼于儿童与他人、教材、环境间的交互作用,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客体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教学范式的转型:从“一个故事”转向“多个故事交响”
教案是“教学剧情”的组成部分,教师在策划时会设想包括儿童反应在内的全部情境,考虑的不过是“一个故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儿童都会产生自己的学习故事。因此,即便是同一份教案,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教学剧情”,需要随机应变。正因为教学中会产生差异,学生的思维才可能产生“交响”,达成“深度学习”。一方面,教师是否着力于超越准备好的故事情节,并把超越本身视为一种学习,乐于接受预料之外的故事,会极大地影响儿童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这三点——儿童是带着丰富的既有知识参与教学的,学习是在具体的境脉与情境中产生的,成功的学习在于理解学习的意义并拥有成长的心态。因此,教师需要从实现儿童的“主体性学习”出发,寻求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范式与教学策略。笔者将试以三个关键词,窥视新的教学范式背后蕴含的教学认识论特质。
“可供性”。发现周边世界的意义。我们生存的场所充满着各类资源,当我们想要行动时,身边潜藏着无数可能帮助或限制我们的事物,这就是“可供性”,它会基于环境与人或动物相遇的时空、范式而不断变化,这使得事物的意义与价值存在无数种可能。因此,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探索事物中未曾被人发现的意义与价值。
“参与度”。人的学习不仅指获得某种知识与技能,还意味着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程度。“实践共同体”是指拥有特定目的的人群间一种松散的集合,并非实体的概念。对此,国内外已展开多项研究。例如,“情境教学论”用“周边参与”与“中心参与”的术语来进行说明。“周边参与”指对实践共同体的浅层参与,“中心参与”指对实践共同体的深度参与,学习者从“周边参与”向“中心参与”移动的过程,被视为“学习”。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而且对实践的思考与见解也在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其个性和对自身的认识。又如,国际教师教育学从支持儿童“主体性学习”的角度,倡导“ICAP”的教学框架,该框架用四种方式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的深浅程度——“I”即“对话性参与”,“C”即“建构性参与”,“A”即“能动性参与”,“P”即“被动性参与”。这四种方式同学习深度之间关系的假设为:I>C>A>P。也就是说,随着学习者从“被动参与”持续地移向“对话参与”,他们的学习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熟练化”。从思维角度来说,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初学者”成为“熟练者”,而“熟练者”的认知方式可归纳为:能凭直觉把握问题的本质,以深度理解的方式实现大量知识的系统化,能将知识运用于某种特定境脉中,善于运用特定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熟练者”可分为单纯熟练的“定型性熟练者”与灵动创造的“适应性熟练者”,前者仅能机械地处理事务,后者能把既有知识灵活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适应性熟练者”是直面新的问题情境、不断作出新尝试的终身学习者,具有不断超越自身的进取精神。优质教学同培育“适应性熟练者”密不可分。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不是“浅层学习”,而是“深度学习”,即通过思维方式、见解的变革,促进学习者在情感、行为、人格等方面的变革;不是“竞争性学习”,而是“协同性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同现实新的关系,是一种“学会生存的学习”。
教师研修的进化:从关注教师“个人”转向关注“团队”
教师的教学应和着时代的脉搏不断进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教师“高素质成长”的三大概念——教师的“素养”“主体性”和“健康”。“教师的素养”包含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尤其是教师拥有的“实践知识”,即从能够语言化的“命题性知识”到难以言表的“默会知识”。“教师的主体性”不仅指向教师个人,还包括教师团队间的自律性与主体性。此外,课程标准的“规定性”与教师在教学现场进行自主判断的“主体性”之间如何平衡,也是个复杂的问题。“教师的健康”则是指“获得最佳的身心和社会福利的状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师教育学围绕“反思性教师”的成长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诸多共识:
第一,“反思性教师”的成长意味着“学的专家”的成长。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教的专家,也必须是“学的专家”,能通过实践进行反思与持续学习。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的学习产生于“实践化”与“反思”的相互链接。这里的“实践化”指教师践行某种思考与策略,“反思”指教师根据自身实践不断地展开深度思考。
第二,“反思性教师”的成长意味着教师团队的成长。作为专家的教师的成长,依存于该教师所属的专家共同体。在能发挥专家共同体功能的学校中,针对教学实践的设计、活动、反思与协同等环节,教师会彼此学习、一起成长。这四个场景均受不确定性的支配,正是因为充满不确定性,专家才能更好地进行反思判断与协同学习。
第三,“反思性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身教学认知的积淀。教学认知指教师在教学的交互作用中关注什么以及赋予教学怎样的内涵,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关注”,即教师从身边选取引人注目的对象进行观察;二是“察觉”,即对观察对象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读,如从儿童的表情读出对方学习是否认真等。熟练的教师在读取儿童表情时,大多能精准捕获信息,可见教师需要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从教学中学习。但即便关注同样的教学场景与对象,每位教师读取的信息也有所不同,个中关键就在于“教学的反思”的差异。教师需要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从实践中提取“默会行为”的本质,并将其作为“实践性知识”加以掌握。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的这句话,表明了教师成长最基本的逻辑。能持续展开思考、探索教学问题并不断创生教学策略的教师,就是好老师。优质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培育他们成为“探究的学习者”。深耕教坛,使优秀学习者不断涌现,正是教育家精神的题中之义。让我们热情地张开双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化课堂改革。(来源:《中国教育报》)
卢乃桂:教师与教师教育全球再联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的复杂环境使教育不断发生变革,今天我们简短的谈论四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挑战一:新冠疫情导致的学习赤字
据报道,新冠疫情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学生长期旷课、教师存在长时间的焦虑等。支撑学习赤字可靠的证据就是考试成绩,从2022年的PISA数据来看,OECD国家学生在数学方面损失了15%,在阅读方面损失了10%,如果我们去看美国的数据,损失更大,这与疫情期间使用的远程和混合教学有关。教师已经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学生弥补学习赤字上,从而帮助学生赶上公认的标准。但很多教师都在想“我们是不是落后太多了”,导致焦虑的蔓延。教师们普遍开发电子资源,要求家庭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假期缩短,学生的课外活动暂停,教师的学术追求和个人实践都暂停了。
应对策略:学校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弥补新冠疫情造成的学习赤字,教师教育要为教师提供有用的帮助,培养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进行多方的协作努力,尤其是对那些错过实习的教师,我们要提供补救措施,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教学和学习,并对在线教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挑战二:人口变化与学校教育
在生育率显著下降的国家,比如中国,重点是如何应对教育服务需求的下降。从历史上看,教育系统处理人口下降的方式是合并或者关闭学校,教师要么提前退休,要么被派去做其他事情,学生们也将不得不长途跋涉到学校。在中国,2025-2035年间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将会下降24%,所以小班教学受到关注,很多教育机构也支持小班教学,但他们希望拥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因为体育、艺术等学科并不是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教的。
应对策略:我们现在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应该合并?”“是否扩大班级规模?”“是否保持旧的教学方式?”“还是为教师提供空间去创新?”我们应该及时规划并制定灵活的政策,让学生在最少的干扰下去学习,同时制定教师教育计划,要求教师学习其他科目,以便教师承担多学科教学的责任。
挑战三:连通性和教育
几年来我观察到政治局势的紧张、隐蔽的限制严重影响到人们前往海外学习。在中国开放之后,很多教师出国学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去海外发展专业的计划。我想问一下,效果是怎样的?当我们试图找出效果时,很多时候结果不能反映国外项目的质量,因为产生的效果与接受者、他们的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在本国机构中的地位有关,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效果越好。很重要的一点,当带回新的教育理念时,学生们是否愿意倾听?有时我会听到海归们感叹他们试图在学校里、课堂上发起的活动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应对策略:我们应该加强教育系统、教师、教师教育者与海外同行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是跨越国界的,还应该是安全的连接,教师出国学习效果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考虑让谁加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从而更好实现与国际的连通。此外,还应加强教育系统、教师、教师教育者之间的连接,教师自身要用新的理念和实践去冒险,超越课堂的舒适区。
挑战四: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说明了人工智能将会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想指出的是,人工智能引领教师和教师教育者进入未知的领域,因为教师、校长、利益相关者都是在某些假设下工作,而这些假设并没有反映出我们怎样去理解人工智能工作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在学校并不会通过学习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而作用于课堂教学,人工智能是迎合个人幻灯片式的学习,帮助学生不一定是在学习上,而是在考试中取得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技术驱动的结果而非教学驱动,通过推出标准的技术产品来赚取利润。我们谈论到人类学习和存在时,不同地区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教育存在差异。当人工智能在课堂上成为现实,教师和教师教育者会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到底是从积极的变化中收获成果,还是我们正在变成一种技术依赖?对于教师来说,可能还存在一种诱惑,他们会把教学外包给人工智能。对于学生学习而言,这会缩短他们的学习时间,但学习不仅仅是操作手机那么简单。
应对策略:我们需要知道“学习仍然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当标准化的技术产品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时,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它是否能应用于差异化的教育,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明确人工智能为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好处和问题,正确利用人工智能,而非依赖人工智能。(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袁丽 王梦霏: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涵养“全专业属性”中国教师
为回应国际语境中关于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议题,观照本土语境下中国教师专业属性,本文提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涵养“全专业属性”中国教师。中国教师“全专业属性”要求教师围绕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做教与学的专家以及育人的“大先生”。教育家精神在实践内容、价值目标上与中国教师“全专业属性”相契合,并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与价值引领作用。为此,要推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全过程,从铸牢爱国主义精神底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精华、厚植“教育爱”情怀、强化师德师风为先意识、提升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格局等方面涵养“全专业属性”中国教师。(来源:《中国教师》2024年第10期)
朱旭东:以层叠式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为教育强国夯基赋能
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力支撑,“强教必先强师”的价值逻辑表明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基本关系,深刻体现了以教师之强实现国家公共价值的规律。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未来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配置、开展综合性施策勾勒出行动路标。
一、将师德师风建设摆首位,筑牢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根基
师德师风建设既是一项政治议程,也是一项专业管理工作,它是党领导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教师专业属性建设的首要内容,是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在广义上,师德师风建设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伦理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师风建设。这些维度共同构筑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根基,并具体化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师”。
师德师风建设是党领导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对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应摆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首位,既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学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专业属性建设的首要内容。从质的规定性上看,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性,谓为伦理专业属性,这一属性渗透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专业属性当中。其他专业属性的“专业”维度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学习专业和教导专业。教师的学科专业,既是思政课程学科也是学科课程思政等“学科”维度,还包括教师自身思想政治和道德发展与教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发展的伦理专业;教师的学习专业和教导专业更是全面渗透着师德师风,“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身正为范、言传身教”等无不体现着师德师风的重要价值。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作为与政府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并列的主体性评价类型,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师德师风。
二、以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为牵引,激活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引擎
我国拥有着独特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师教育体系,既承担着在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又要源源不断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培养新教师。
首先,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牵引教师培养培训提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离不开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参与,也需要国家教师教育基地、教师发展机构、优质中小学的关键补位。
其次,以打造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队伍牵引教师培养培训提质。“教育者先受教育”对于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来说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培养培训教师的教师,称之为“师之师”;另一层是培养培训教师的教师之师,称之为“师之师之师”。在逻辑上,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提升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队伍,这支队伍中既有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教育者,又有大学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者,还有中小学科目学科的教师教育者。
最后,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牵引教师培养培训提质。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标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教师培养培训的机构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师教育者标准、实践标准,也就是教师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或者说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当然也包括尚未建立起来的教师培训认证标准。
三、以教师地位提高为目标,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劲动力
教师地位关乎教师队伍建设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专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教师地位的提高是国家教育战略与教育活动公共属性的逻辑延伸与作用结果,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提高为外显形式。
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要得到长久、稳定的维护,必须确认、保障并实现基于专业地位的教师的特殊法律地位。一方面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在制度层面明确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另一方面要通过专业的实质使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得到切实保障,专业的实质包括教师的政治地位中要有专业支撑,教师的社会地位中要有专业服务,教师的职业地位中要有专业依据。
四、以教师待遇提升为重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支撑
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在法律和专业上得到了确保和维护,最终还需要落实到教师待遇上,只有真正保障了教师待遇,才能真正落实教师地位。
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应给予特别关注。由于任职资格条件上的差异等,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待遇普遍较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同时由于社会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其专业地位的确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提升其待遇的专业氛围尚未形成。
乡村教师和班主任待遇要予以适度倾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和自豪感。教师群体选择班主任岗位的意愿不高,这一现实困境亟须通过科学、合理体现班主任岗位工作量的待遇倾斜举措予以破解。
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提升要得到专业认可。
五、以教师权益保障为抓手,织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突出教师职业的公共性,要保障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包括:福利待遇权、退休金获得权、受抚恤权、保险权、职位保障权及出差、请假休假权、生活津贴获得权、晋级加薪权、获奖励权等;同时应确立并保障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各级各类教师享有的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民主管理权和继续教育权等,以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而以上这些权利的行使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教师的聘任权益。
六、以教师荣誉授予为杠杆,描摹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画像
任何荣誉都具有政治性和专业性特征,政治性荣誉是一种国家荣誉,如“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体现出对教师身份的国家礼遇;专业性荣誉是因行业专长的优异性而被授予的荣誉,如“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获得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全国性荣誉往往是终极性的,而教师专业是成长性、发展性的,因此需要通过设置成长性荣誉不断激励教师成长和发展。我国教师荣誉制度建构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描摹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画像为目的,在价值、标准、程序等维度进行系统化设计,从而实现以教师荣誉授予为杠杆,有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镌刻着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设计与实施是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制度化举措。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全局视域审视,既需要实现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养培训、教师地位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权益保障、教师荣誉授予等层叠式教师队伍建设举措的有效衔接,还需要以实践问题解决为导向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循证式推动教师政策丛、教师政策群、教师政策链的科学建构,从而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夯基赋能。(来源:《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
汪明义 李咏梅: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现实任务
强教必先强师。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力军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镇,如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双重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为师范院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前行的强大动能。
什么是师范院校的基础学科?什么是师范院校的交叉学科?师范院校培养的拔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行动能力和核心素养?这是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一是作为需求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已经由以前的中师、专科和本科三级师范转向专科和本科两级,并正在转向本科和研究生新两级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必须着力培养拔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才能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因为学科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要素又是国家对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效实行分类评价的前提。因此,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现实任务和最为重大的时代责任。
第一,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天然的基础学科。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关键和核心的作用。
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根基和底盘,在师范院校学科建设中具有龙头地位并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践,从政策分析到教学方法创新,为师范生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学,师范生能洞悉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为成为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教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教育学为其他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各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对师范院校其他学科在拔尖师范生培养中发展起着关键和引领作用。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能够帮助师范生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富有成效地彰显学生的个性。心理学还为师范生提供了多种教育方法和技术,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师范院校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担任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师,相关学科的核心要素与综合性大学的相关学科应该有明显的不同。
现以师范院校的物理教育学为例,它不仅涉及对物理学本身高深学问的探索,还依赖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哲学、体育学等诸学科的强力支撑,才能构建起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物理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因此,物理教育学一定是师范院校具有高深学术性的交叉学科,国家在对师范院校的物理教育学进行学科评估以及对所培养的拔尖人才进行评价时,其核心指标自然就会与综合性大学一级学科的物理学具有明显的不同。
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四梁八柱”的学科建设中,教育学、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性的学科的紧密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教育底蕴、学科特性、社会素养、国际视野的交叉学科,如数学教育学、外语教育学、语文教育学等一级学科。这样构建的崭新的教师教育学学科门类不仅能有效构建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的相关学科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指标体系,更能为培养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师范院校自觉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培养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拔尖创新师范毕业生。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大国良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即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强大的行动能力,即表达能力、和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完美的核心素养,即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创新实践与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的紧密结合。
尽管上述三大心理品质、四大行动能力和五大核心素养对于所有时代新人的培养都是基本的、重要的、关键的,但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要为学生一生的生活幸福及一生的事业成功奠基的伟大事业,教师在心理品质、行动能力和核心素养上所具有的模范性、引领性、高水平性就显得比任何职业更为重要。而这些品质、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淬炼,依赖于为师范院校建立起符合具有教育家精神底蕴的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体系,方能使师范院校聚焦培养高水平师范毕业生的主责主业,从而自觉地肩负起教育强国建设中时代赋予自己的双重使命与担当。(来源:《中国教师报》)
陈晓乐:激发教师教育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进程中,如何帮助薄弱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专家普遍认为,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队伍是关键所在。提升薄弱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者职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其内生动力,是从整体上提升教师教育者队伍水平的一条可行路径。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促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自主造血”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一般定义为教师教育者对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活动时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其一,它是影响教师教育者行为和自主发展有效性的重要中介,教师教育者根据自身能力和活动的困难程度加以衡量,如果预期能够克服困难,有较高的成功机会,效能感就会增强,进而增强自主发展的有效性。其二,它是增强教师教育者专业承诺的重要内驱力。教师教育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强,就会产生较高的专业承诺,投入更多的热情、时间和精力促进师范生的能力提升,进而通过正向反馈再次强化专业承诺。其三,它是增强教师教育者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原动力。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自信水平,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化解困难。
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者职业自我效能感。高水平师范院校对薄弱师范院校的支持和帮助是一种输血,能在一定时间内促进薄弱师范院校提升,但更为关键的是激发薄弱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者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的造血机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举措。
第一,建立发展共同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教师在参与共同体活动中收获直接经验,在帮扶院校指导和点评下,不断提升各种技能,增强对教学、科研及实践的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以共同体建设为抓手,营造薄弱院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将对教师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愿。
第二,积极宣传身边榜样,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挖掘薄弱师范院校教师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邀请优秀教师分享个人成长故事,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应对策略。鼓励教师吸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训,内塑为个体的应对方式,提升专业发展的效能感。
第三,创设多种教师发展项目,健全教师评价反馈机制。一是设置教师专业发展竞赛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比赛结果及高水平专家点评和指导等相关反馈,加强对个体能力的正确认识;二是鼓励教师和高水平师范院校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通过观察和模仿专家和优秀教师以及共同交流,收集个体能力发展评价和反馈的相关信息;三是设立教师发展跟踪指导项目,针对薄弱师范院校教师科研自我效能感低等突出问题,邀请高水平师范院校专家跟踪指导教师课题申报和论文写作全过程,通过传帮带和手把手指导,不断提升科研自我效能感。
第四,指导教师合理归因,树立个体发展的自信心。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效能感低,部分教师将个体发展落后归因于外部环境,认为是外部因素如学校平台、工作任务重等影响了个人的发展,鲜有将原因归于自身努力。而只有个人努力是可控制的,如果将个人发展归因于外部因素,容易产生宿命论,没有改变自身处境的动力。因此,应帮助教师教育者正确归因,找到努力的方向。(来源:《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06日第13版 版名:教师教育)
学术前沿
全球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前沿
祝刚. 全球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前沿[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4.
作者与16位国际知名教育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访谈,探讨了全球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多重互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全球视野下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变革:全球化和大规模教育测试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政策、“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分布式视野下的教育领导与教育政策。第二,近年来的教育创新发展:21世纪教育改革与后疫情时代教育创新、近年来全球化与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发展、重新审视学校变革的复杂性与创新性。第三,国际视野下的教师教育理论脉络:重构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性、专业身份建构与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多维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四,国际视野下的教师教育实践:透析教师专业学习的多重本质与多元层次、微观政治视角下的教师个人解释框架与专业脆弱性、教师教育者的角色、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第五,教师教育的政策、政治与技术之维:学习化时代的多重教育目标及对教育改革的反思、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教师研究、培养与质量改革、分裂时代美国多元课堂教学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及21世纪技能背景下的跨学科思维与教育技术未来发展。
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
凌亢. 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G].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党和政府通过提高教师地位、加强师资培训、改革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建设、提升科学素养、加强职业教育、建设高校教师团队、支持师范院校、优化特殊教育等措施,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激发教师热情与创造力,提升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本书除附录外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区域篇、国际借鉴篇五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和《中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后一篇报告通过数据与文献分析,从队伍规模、队伍质量、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四个方面阐明了中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现状;揭示出中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当前面临优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整体素养亟待提高、教师资源结构不均衡、教师专业培养创新乏力以及低出生率对教师造成冲击等一系列挑战;结合实际,提出稳固小学教师教育规模、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水平、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结构和加强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等四个建议。
分报告分别围绕小学教师教育政策、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乡村小学教师教育、小学融合教育教师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专题篇选取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小学教师艺术素养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研究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篇分别对江苏省、安徽省和重庆市的小学教师教育发展实践进行了论述。国际借鉴篇分析了俄罗斯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挑战,为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主体导向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主张、模型与启示
潘靓, 荀渊. 主体导向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主张、模型与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36(5):60-65.
二战后,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兴起,表现出显著的实践取向。在批判问题导向政策研究的基础上,主体导向的政策研究逐渐兴起并引入教育政策及教师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强调政策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价值。教师教育政策研究必须基于系统的理论研究,将主体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教师教育政策研究与实践的最为核心的问题。
高等师范教育的弱化与强化
李长伟. 高等师范教育的弱化与强化[J]. 教师发展研究, 2024(4):18-27.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退出,高等师范教育在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弱化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制度设计层面,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及独特的“师范性”被弱化;高等师范院校主动地弱化自身的“师范性”,走“研究性”的路子。双重弱化降低了教师准入的门槛,引发了诸多的教育问题,譬如教师的道德问题、知识结构问题。面对“师范性”弱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人们必须确立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师范生中的首要地位,同时加强师范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只有如此,才能培育出卓越的教师,进而教育出有健全人格的中小学生。
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非高校教师教育者通过开发示范课提升二阶教学能力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Li X, Liao W, Dong Q, et al. From teachers to teacher educators: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non-university-based teacher educators improving their second-order teaching competency by developing model lessons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24,152:104810.DOI:10.1016/j.tate.2024.104810.
This exploratory cas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oundary-crossing learning patterns of 53 Chinese non-university-based teacher educators (NUBTEs) as they develop their second-order teaching competency by developing model lessons in a form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D) program. The study identifies three pattern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 Enhancing disposition by transforming identity from teachers to teacher educators; b) Enriching knowledge by coordinating between different sources; and c) Improving practice by reflecting on the feedback from stakeholders after engag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tasks. These patterns jointly explicate NUBTEs' second-order teaching competenc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dicat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dvancing NUBTEs' professional learning.
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路径及关键因素研究
谢昊伦, 王亚男. 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路径及关键因素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36(5):30-37.
教育家型校长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带头人。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亟须一批有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家型校长涌现,承担时代使命。通过对10位卓越校长的深度访谈,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对研究对象成长轨迹与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展现了卓越校长成长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社会角色实践。据此,从外生性制度创建与内生性主体养成两大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助力我国教育家型校长的充分涌现。
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华春燕, 许一, 戴立益. 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36(5):1-8.
在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公费师范生一直是重点关注和培养对象。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本校实际,基于推行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政策契机,深化变革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该模式深刻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呼唤,围绕培养“卓越中学教师”核心目标,打破本研阶段衔接过程中的多层次壁垒,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师培养新范式,为现代化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数字风险及其规避路径
赵钱森, 戴禄祎. 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数字风险及其规避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11(5):40-48.DOI:10.13718/j.cnki.jsjy.2024.05.005.
数字技术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数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数字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绩效竞争危机、职业伦理挑战、身份认同困境、人际信任缺失等数字风险。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教师主体视角审视教师的数字风险,可以发现:数字鸿沟加剧教师的数字素养差距,“脱域”社会时空规训教师的育人思维,“算法黑箱”遮蔽教师的真实需求;学校通过数字监管对教师形成“全景敞视”,学生家长通过数字化方式参与学校教育并对教师形成“逆向监视”,数字量化倒逼教师自我监视;教师主体面临传道授业的身份裂变、记忆与体验感缺失的危险。为规避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数字风险,社会需要构建安全智能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环境,学校需要完善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机制,教师需要强化自我反思能力。
“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政策文本分析
吴小羽, 代蕊华, 高辛宇. “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政策文本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36(5):9-15.
“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的相关政策文本体现了不同的高校何以选“优生”以育“优师”的指导原则与工作方案。鉴于“国优计划”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的意义与价值,各高校在培养全程中既要坚守本质,兼顾“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育人理念,又要超越局限,涵养培养对象的“学科素养”与“科学素养”,并不断优化模式,将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证据”。
近二十年我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林凤兴, 王春姣, 方婷婷. 近二十年我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43(8):148-154.
本研究以2002—2022年间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教学设计能力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等方法,对文献研究热点、研究主题等进行了分析,综述近20年来我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既有研究对教学设计能力的关注较少,当前大多学者仍以思辨方法建构教学设计能力模型,实证意识有待加强。未来我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方向包括:第一,加强高校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关系,融合“教师视角”和“研究者视角”;第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持续性追踪研究,切实诊断并发展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第三,聚焦研究学科,凸显各学科本质对学科教学设计能力的特殊要求;第四,融合“实践取向”和“认知取向”,拓展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
优化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体验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省C高校为例
刘新娟, 马多秀, 赵亮. 优化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体验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省C高校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 2024,37(364):74-80.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生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教学技能和专业精神方面起关键作用,是师范生未来开启教师职业生涯必经之路。本文调查了陕西省C高校357名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 学习的认知程度、学习的态度以及教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师范生对课程的学习相当重视,学习体验满意度较高,对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较为满意,期待多元化的教、学、评方式。高校应加强相关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多元化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应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成长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基础。
基于专业探究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过程、原理及策略
李王伟, 徐晓东. 基于专业探究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过程、原理及策略[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11(5):20-30.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首先培养高质量教师。高质量教师的典型特征是拥有个性鲜明、系统完备、实践指向、高度凝练与创造性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从中小学教师如何建构个人实践理论问题出发,采用扎根理论和探索性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中小学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的完整过程、理论原理及实践策略。利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技术,对10位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建立了基于专业探究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过程模型,揭示了中小学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的核心基础,归纳了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的7种典型策略,并通过反思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发现了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建构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提出了“实践-专业探究”的教师学习取向。研究表明,教师能通过个人实践理论的建构建立起思考问题的系统化视角,并能将无意识行动转化为有目的的实践,由此发展出对教育问题本质和原理的深层思考。通过对教学问题的专业探究,教师可以重构教学理论,并发展个人教学专长与特质,促成教育家型教师的养成。
教师、教学和教师教育:轨迹、威胁与变革
Bryan H, Peterson A. EDITORIAL: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Trajectories, Threats and Transformations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024, 72(5):549-552.DOI:10.1080/00071005.2024.2411894.
An introduction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editor discusses articles within the issue on topics including stud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values held and enacted by school leaders, and role of English education policy in teacher expertise in respect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引领教师教育:驾驭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紧张关系
Wilder T L, Peercy M M, Orland-Barak L, et al. Leading Teacher Education: Navigating the Tension between Past and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4, 75(5):473-475.DOI:10.1177/00224871241284086.
Th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lects on its legacy and envisions the fu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emphasizing advancements in curricula,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simulated teaching experiences. However, cri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teacher shortages, decreased job satisfaction, and increased stress are evident, particularly in Florida and nationally.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explore complex issues in teacher education, identity, and equity, advocating for inclusive pedagog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is poised to transform pedagogical landscapes, but the need fo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adaptable learning strategies remains crucial. The fu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hat balances tradition with innovation, celebrate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mpowers educators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modern education.
关于教师教育中课例研究的全球见解:覆盖英语、日语和汉语来源的系统文献综述
Tan S, Goei S L, Willemse T M. Global insights on lesson study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encompassing English, Japa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sources [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2024,152:N.PAG-N.PAG.DOI:10.1016/j.tate.2024.104791.
Given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Lesson Study (LS)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T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LS into ITE programme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amines LS research in English, Japanese, and Chinese, focusing on forms,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113 studies were analysed following the PRISMA guidelines, revealing LS adaptations in pre-service teacher involvement, training, and mentorship. Challenges included power imbalance and LS integration difficulties in ITE cultures. Suggestions entail increased observation opportunities and early involvement of schoolteachers. The study underscores cultural, policy,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s on LS implementation, advocating for broader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in enhancing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来源:)
葡萄牙小学英语教师教育:一项探索性研究
Vieira F, Mourão S, Andrade A I, et al.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in Portugal: An exploratory study [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4, 47(4):749-768.DOI:10.1080/02619768.2022.2132384.
The expansion of early language learning has fostered the need to prepare qualified teachers of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multi-site case study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created in 2015 in Portugal when English became compulsory in grades 3 and 4. The study investigated intended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petences and tasks as described in curricula, as well as teaching and inquiry practices developed in practicum settings. A multi-method approach was used, involving the analysis of t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urricula, a sample of practicum reports, the responses of former student teachers to an online survey, and reflective records from student teachers, faculty supervisors, and cooperating teachers. Findings portray a reflective, inquiry-oriented view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actment of current teaching approaches. The study stresses the role of curricula and practicum arrangements in creating meaningful professional learning scenarios and promoting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in schools.
通过在线临床模拟促进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Kasperski R, Hemi M E. Promoting socio-emotional learning competenc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online clinical simulations [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4, 47(4):805-820.DOI:10.1080/02619768.2022.2134006.
Increasing research indic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as a means of socio-emotional learning (SEL). Traditionally,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face-to-face (FTF) with a live actor in the role of the 'other'.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led to the shifting of simulations to online setting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TF and online conditions,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49 FTF participants, 87 online participants, and 50 control participants; 11 participants who experienced both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interview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online simulations contributed to similar SEL growth as FTF. Interviews highlighted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FTF and online participants.
成果推介
基于再师范化转型的地方师范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完成者:罗红艳,赵国祥,赵申苒,唐香玉,卜彩丽,张利远,卫倩平,苗学杰,张银付,崔振成,王君健,万运京,郁涵阳,刘一夫,董华明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十年磨一剑:福建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综合改革实践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完成者:郑家建,宋原,吴文哲,杨发福,温志嵩,林伟川,陈新凤,鄢奋,王英暎,兰春寿,许文鑫,陈水源,陈松林,沈建和,祁峰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专题信息
2024年第9期
第2卷第9期•总第12期
2024年11月15日发布
编辑:沈其娟、白益民 排版:沈其娟
初审:白益民 复审:沈其娟
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234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徐汇校区西部计算中心2楼
网址:https://ghc.shnu.edu.cn/jsjyztxx/list.htm
电话:(86.21).6432.2156
(86.21).6432.2596
电子信箱:teupdat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