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人工智能赋能甘肃高等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09作者: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甘肃省教育厅于20254月印发《人工智能赋能甘肃高等教育实施方案》,系统规划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该方案以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为核心目标,通过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教学范式变革等六大维度,推动甘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7年,完成人工智能专业集群建设与教学体系重构,计划增设20AI相关专业,升级改造200个特色专业,建设覆盖全专业的AI通识课程体系,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至2035年,形成校企协同、区域联动的AI教育生态圈,建成西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高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构建了“三维一链”实施框架:底层依托甘肃教育数智中心打造高等教育大模型,建立覆盖教学、管理、评价的全域数据平台;中层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通识+专业+交叉”三级课程体系,开发AI融合教材,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矩阵;顶层通过AI赋能形成教学管理新范式,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在实施路径上,方案着重推进四大关键领域改革:一是构建智能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开发集成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功能的高教大模型,建设3D可视化孪生校园,实现教务管理全流程智能化;二是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AI驱动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实施“AI+”专业改造计划,开发交互式数字教材,构建产教融合的产学研用实践体系;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推广智能备课系统与AR/VR沉浸式课堂,建立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系统,开发基于数据画像的智能评价工具;四是提升全员数字素养,实施“高校教师AI翼”行动,构建三级培训体系,建立学生数字素养全链条培育机制,强化领导干部数智决策能力。

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方案强调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支持高校组建类脑智能、群体智能等前沿领域研究团队,建设省级AI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甘肃高等研究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智慧课程出海”行动输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立中外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通道。

为确保方案落地,构建了“四位一体”保障机制:组织层面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高校主体责任;资源投入方面设立专项经费,整合社会算力资源;技术保障上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和AI工具评估机制;宣传推广方面重点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影响力。特别强调伦理规范建设,要求严格界定AI教育应用边界,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将AI伦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该方案的实施标志着甘肃高等教育进入智能化转型新阶段,通过系统性重构教育要素、全链条创新培养模式、深层次变革治理体系,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对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甘肃省教育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