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规划先行。既留住了百年工业遗存的历史肌理,又拓展出开阔舒适的公共空间,让市民、游客触摸得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得到城市的温情。规划的背后,正是知识经济服务人民城市的实践。在教育强市建设中,这些上海高等学府的师生“智囊团”出现在重大城市规划中,从北横通道到北外滩开发,从黄浦江到苏州河沿岸综合开发……
大学为城市增智,沪上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实现“两位数”扩容。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规模由2018年的38.35万人、14.41万人、3.47万人,分别增至2024年的43.97万人、20.67万人和6.25万人,增幅分别为14.65%、43.44%和80.12%,同时新增6所服务区域和行业的新型高职和1所职业本科。在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上海接续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等重点建设,现有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目前,研究生学位授权高校增至30所,其中博士高校24所、硕士高校6所。
站在全球视角看,上海高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百分之一、前千分之一、前万分之一的学科数,增至2024年的186个、39个、3个,相比2018年的增幅分别达113.8%、290%和200%。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