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课程改革必然面对新旧势力间因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争执。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大学课程亟待变革。“牛桥”等传统大学的课程较少关注社会发展所需专业知识及技能,它们代表保守派利益;伦敦大学属于新大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它与“牛桥”办学理念不同,尤其体现在课程方面。双方围绕大学课程变革的论争表现在“有神论”或“无神论”、“古典化”或“现代化”、“贵族性”或“平民性”之争。最终受国家法令干预、社会力量推动等影响,“牛桥”和伦敦大学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一致,世俗化、现代化和大众化成为其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我国推动课程改革可借鉴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大学课程变革的经验:立足时代需求,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大学课程;强化专业培养,创设能力导向的大学课程;积极参与西方课程理论对话,构建中国特色课程理论。
关键词:英国;大学课程;课程变革;课程论争;复杂性思维
(《大学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