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10月16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发布由吉尔斯·卡登博士(Dr Giles Carden)与乔什·弗里曼(Josh Freeman)主编的《人工智能与大学未来(AI and the Future of Universities)》报告文集。文集汇聚了来自高校、产业界及政策领域的权威声音,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在战略规划、教学评估、科研创新及专业服务等核心领域的重塑作用。该文集不仅收录了谷歌副总裁温顿·瑟夫博士(Dr Vinton G Cerf)、南安普顿大学网络科学研究所所长温迪·霍尔女爵士教授(Professor Dame Wendy Hall FRS)、伦敦大学学院知识实验室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教授罗斯·勒金教授(Professor Rose Luckin)等九位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还特别纳入了由OpenAI的ChatGPT企业版(ChatGPT Enterprise)根据精心设计的提示撰写的章节,邀请读者对比人机创作的优劣,引发深度思考。以下是文集要点。
这份由吉尔斯·卡登博士(Dr Giles Carden)和乔希·弗里曼(Josh Freeman)编辑的报告文集《人工智能与大学未来》,汇集了来自大学、产业界和政策领域的顶尖专家观点,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文集强调,人工智能革命并非遥远未来,而是“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迫切要求大学进行即时且深思熟虑的回应。
人工智能素养成为核心议题
多位作者指出,培养师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是当务之急。凯特·博思威克教授(Professor Kate Borthwick)提出了六大指导原则:知识(理解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协作(共同创建有效培训)、沟通(阐明人工智能在学习成果中的作用)、透明度(示范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伦理(嵌入对社会影响的讨论)以及持续学习(快速适应变化)。贾尼斯·凯教授(Professor Janice Kay)和德费尔·欧文(Derfel Owen)则倡导针对教职工的“三管齐下的人工智能流畅性方法”:评估现有技能、将人工智能融入持续专业发展、并培养人工智能教学领导者。这些共识凸显了主动、有组织的技能发展对于确保大学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体系面临重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能够出色完成学生常规用于展示学习成果的作业,这对现有评估流程构成了显著挑战。罗斯·勒金教授(Professor Rose Luckin)进一步主张重新构想评估框架,应优先考察元认知、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情感智力、批判性思维等独特人类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将评估焦点从单纯的输出转向学习过程本身。
战略管理与行政服务的效能提升
吉尔斯·卡登博士在探讨人工智能与战略未来的章节中提出,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和增强战略流程”,提供对外部环境的实时洞察,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场景规划和预测建模。安特·巴格肖博士(Dr Ant Bagshaw)和苏德·帕瓦纳博士(Dr Sudheer Parwana)则聚焦于专业服务领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简化行政任务(如起草报告、解读法规),带来实质性的生产力提升。尽管这可能伴随岗位减少的“阵痛”,但也为资源重新分配、创造更具影响力的新角色提供了路径。同时,必须重视数据成熟度、技术选择与经济性,并采纳伦理保障措施以防止偏见或危害。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协同共生
文集中一个深刻的共识是呼吁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和增强人类智能。勒金教授强调,“人类需要变得明显更聪明,而不是更不聪明”,应利用人工智能来“增强——而非取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应作为“心智的延伸”,扩展而非减少认知工作。高等教育的角色在于利用人工智能作为催化剂,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情感智力、元认知和情境适应等独特的人类能力。最终目标是确保学生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消费者,更是能够进行批判性评估和战略性协作的智能系统掌控者。
行动号召与前瞻视野
该文集不仅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更是一种行动呼吁。它将人工智能革命视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目标与实践的契机,鼓励机构以远见和目标驾驭这一变革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文集的最后一章关于大学研究未来的文章是由ChatGPT企业版根据精心设计的提示生成的,编者鼓励读者将其与人类撰写的文章进行比较,以形成自己的判断。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大学必须积极拥抱变革,将挑战转化为重塑教育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并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毕业生的历史性机遇。关键在于构建负责任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使人工智能服务于提升而非削弱人类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来源: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