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题信息 2023年第1卷第2期

发布时间:2023-12-01作者:浏览次数:352

《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3年第1卷第2期.pdf 全文下载


目录

 

全球视野

澳大利亚研究建议打造多元化教师队伍

新西兰智库报告呼吁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印度酝酿教师教育体系改革

国家新策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

教育部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

地方要闻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专业活动

“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举行

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召开

全国师范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

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举办

国际师范教育学会“Teacher Voice Series”网络研讨会召开

院校动态

浙江师范大学成为“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与香港东华三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沪港未来教师教育实习基地

清华大学首届“国优计划”举行开班典礼

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协同提质计划”教师教育联合专家工作室召开工作协调会

诺丁汉大学教授Christopher Day在华东师大作教师教育学术报告

专家观点

张志斌:证,撬动师范教育深层次改

学术前沿

人工智能时代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机遇、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

技术变革教育的全球演进与中国历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理念发展为线索

专业认证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审思和实践进路

指向胜任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来自俄罗斯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探索

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教师教育实践研究

新时代高校历史师范教育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师教育中的教与学:能动性、反思与身份

对美国五个K-12科目考试标准的审视:异同比较及对新教师准备工作的启示

成果推介

知行合E 厚育良师:互联网+循证教师教育模式

为“未来教育家”奠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的某市探索


全球视野

澳大利亚研究建议打造多元化教师队伍

墨尔本大学的学者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指出,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当前大部分澳大利亚教师多为中产和城市背景的白人女性,少数族裔和残疾人士的比例非常低。单一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学生群体需求,更造成偏远和少数族裔聚居区域的师资短缺。学者建议可采取以下举措优化教师教育体系:一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可以探索自主培养项目(grow-your-own programs),帮助已在本校工作的助教去的教师资格证;二是实习教师驻校项目(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s),增加实习教师在校时间,落实师徒结对,并提高实习工资;三是打通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之间的通道,使部分有志向有能力从教的职教学生也能考取教师资格证;四是改革教师资格考试的部分内容,尤其考虑少数族裔和残疾人士的多元化特点和需求;五是加强宣传,使学校和公众认识到单一化师资队伍的危害。(来源:The Conversation网站,108日)

返回目录

新西兰智库报告呼吁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新西兰智库网站The New Zealand Initiative九月发布报告称,该国教师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新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新西兰90%的中小学教师毕业自公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报告指出当前培养模式的三大问题。一是教学实习期过短(16周),且师徒结对质量不高;二是对毕业生实践教学能力缺乏科学严谨的评测;三是教学内容中研究导向不足,尤其缺乏学习科学(sciences of learning)方面的内容。报告因此提出相应建议,如增加教师实习期工资、强化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成立新的教师专业团体、构建教师能力定期测评机制等。报告同时分享了新西兰教育研究生院(New Zealan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怀卡托大学(University of Waikato)等高校在中小学结对等方面有益经验。

这一报告引发较大关注与争议。根据媒体The Post报道,新西兰最大的教师联盟NZEI Te Riu Roa的主席Mark Potter尽管认同教师教育中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改进则提出不同建议。在其早期的一份文件中,该机构认为应通过研究生课程来对教师教育进行增量提质,建立多元化的学校资助模式,以及构建多元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治理架构。然而,新西兰中学教师联盟,PPTA Te Wehengarua,则反对上述报告中的大部分发现和结论。其执行主席Chris Abercrombie认为教师教育应该坚持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且当前教师教育培养内容中学术和理论部分并非太多,而是(相对于实践部分)过多。(来源:The New Zealand Initiative网站,914日)

返回目录

印度酝酿教师教育体系改革

据印度Janam TV新闻网站报道,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正在酝酿改革教师教育体系,取消现有教师教育证书和学位项目,推出新的融合学位项目(integrated degree program),分别为文科-教育(BA-B.Ed.)、理工-教育(BSc-B.Ed.)和商科-教育(BCom-B.Ed)三类。根据州政府指令,新的学位项目旨在更好筛选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这一改革将深刻影响该州约400个教师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或将关闭,或将与大学合并。该州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后期会将出台详细的改革计划。在这一背景下,根据《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1018日报道,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已率先推出四年制的理工-教师教育融合学位项目(BSc-BEd Integrat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ITEP)(来源:Janam TV网站,102日;Times of India网站,1018日)

返回目录

国家新策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

101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经高校申请、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考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等9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等466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自20239月起至20298月止。经高校提交整改材料、专家审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等149个认证有效期为“20207月至20266月”的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期审核,继续保持原认证有效期至20266月。(来源:教育部官网,1011日)

返回目录

教育部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1018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七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怀进鹏指出,要加快优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布局,进一步密切与相关区域的教育政策对话和科研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理念、平台、资源、标准互联互通水平;将数字教育打造成“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亮点,推动优质资源全球范围开源开放、共建共享;全面强化风险防控,努力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教育部官网,1019日)

返回目录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

102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科学教育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挑战性大,总体基础薄弱。各地各部门要聚焦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环节质量全面提升,夯实科学教育主阵地;发挥各行各业积极作用,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科学教育新体系;运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打造试点改革高地、建设数字教育平台、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凝聚科学教育新动能。(来源:教育部官网,1020日)

回目录

地方要闻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1012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通过深入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队伍建设,促进地方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研究项目类别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一般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研究项目立项范围包括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新入职教育和职后的专业发展,以及高等师范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领域。课题研究强化实践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实践问题。课题研究内容要重点关注当前我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聚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优先支持高等学校围绕职前职后一体化、“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紧缺学科(含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等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来源:河南省教育厅官网,1012日)

返回目录

专业活动

“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举行

“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是由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赛事之一,是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生层次教学技能比赛,旨在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引领教学理念变革,是对研究生教学技能的综合评比。2023年度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1014日至15日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历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1020日至23日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英语和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1022日至23日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来源:中国吉林网,1016日;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官网,1026日;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1024日)

返回目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召开

1021日至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暨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30多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及教师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和实践者等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共同探讨中国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

大会作为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共设14场主旨报告和5个平行分论坛,涵盖中国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机构队伍建设、实践系统建设等重要议题,参会人数创教师教育分会历史。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出席了会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024日)

返回目录

全国师范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

1021日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范类专业工作委员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物理分社、《大学物理》期刊、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协办的首届全国师范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范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中学、出版社及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等百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还召开“新时代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师范大学的使命和担当”大中学院校长圆桌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范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并开展了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调研工作。(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官网,1027日)

返回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举办

1021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在香港教育大学召开。本届师德论坛从弘扬教育家精神出发,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下的教师专业操守”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共同主办,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承办。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论坛上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旨报告。任友群强调,教师工作司将通过“三位一体”,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家精神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和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等。与会嘉宾围绕“专业信念与教师专业成长”“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ChatGPT背景下的教师伦理与教师道德“等师德热点话题展开研讨。(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官网,1021日)

返回目录

国际师范教育学会“Teacher Voice Series”网络研讨会召开

国际师范教育学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TeachingICET)与国际教学资讯网站MESH合作,于伦敦时间2023111518:00-21:00举办“Future proofing education systems: learning from the legacy of the Covid-19”的网络研讨会,旨在探讨疫情对于教师和学生学习以及自我意识的影响。本次研讨会是“Teacher Voice Series”中的第二场。本次活动为免费在线活动。

国际师范教育学会是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1953年在英国成立。秘书处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拉雷多的得克萨斯农工国际大学(Texas 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其使命和目标是:发展国际合作,提高师范教育(含对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有关行政部门及私人企业间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发展与革新计划的资源网络;为交流与研讨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招聘、培养、认证和支持方式等问题提供国际论坛。(来源:国际师范教育学会官网,1116日)

返回目录

院校动态

浙江师范大学成为“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101516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由中国日报社发起的“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联盟是海内外语言、教育、文化组织共同参与组建的跨地区、跨语种、开放型语言文化国际合作机制。来自50多个国家的60多个高校、机构应邀成为首届理事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作为首届理事单位之一,正式成为“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成员。(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新闻网,1016日)

返回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与香港东华三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沪港未来教师教育实习基地

1017日,香港东华三院代表团访问华东师大。双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沪港未来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共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附属学校姐妹校结对,举办沪港校长论坛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继续搭建教师教育多层次平台。(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官网,1018日)

返回目录

清华大学首届“国优计划”举行开班典礼

1025日,清华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开班典礼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典礼并讲话。“国优计划”全称“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由教育部于今年7月启动,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首批30所试点高校,重点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来源:教育部官网,1025日)

返回目录

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协同提质计划”教师教育联合专家工作室召开工作协调会

1027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教师教育联合专家工作室召开工作协调会。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红,九大学科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参加线上会议。会议就华南师范大学组团《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教师教育联合专家工作室职责》和《教师教育联合专家工作室“四个一”活动实施方案》以及各专家工作室目标和规划进行了讨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由教育部于20222月启动,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官网,1027日)

返回目录

诺丁汉大学教授Christopher Day在华东师大作教师教育学术报告

1029日,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教授Christopher Day应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开展题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贡献?”的讲座。本次讲座的核心话题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对“CPD何以必要”“CPD目的为何”“CPD在实践中如何展开”“CPD有效特征为何”“工作情境如何影响CPD”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来源: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112日)

返回目录

专家观点

张志斌:认证,撬动师范教育深层次改革

作为质量保障手段之一,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欧美高校很早就开展了专业认证。我国的专业认证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06年教育部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开始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8年成立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开始医学类专业认证建设;2015年启动经管类专业认证试点;2017年正式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

北京联合大学是首批参与师范专业认证的高校之一。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志斌近期接受“麦可思研究”专访,就该校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的工作理念和经验进行交流。张志斌指出,专业认证是个大趋势,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迟做不如早做,早参加早受益。在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北京联合大学才去了多种常态化监控教学质量手段,成立了“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小组”,并从学生学业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发展情况等指标监测人才培养质量。(来源: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921日)

返回目录

学术前沿

人工智能时代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机遇、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梁瑞,苏君阳,杨聚鹏.人工智能时代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机遇、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3):25-31.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技术之一,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新热潮。师范院校如何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以推动教师教育转型升级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认为人工智能在聚焦“四有”好老师培养、推动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诊断教师品质、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等方面有特殊作用,但却存在价值引领不足、技术应用深度不足、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困境。研究提出,重构教师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应用体制机制、加强前沿理论及技术研究、创设多元多维应用环境、实施产业运作等是突破当前困境的有效路径。

返回目录

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

宋萑,袁培丽.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05):99-109.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我国全面开展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政策目标偏离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政策风险,麦当劳化理论为相关风险的廓清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适切的分析视角和框架。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部分行动者在认证筹备过程中存在工具性和功利性倾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迷恋可量化的指标,过分追求人才培养和认证结果的可预测性。剖析行动者在认证实践中呈现的效率至上、数字崇拜、追求可控性倾向有利于我们省思其给职前教师培养带来的“理性的非理性”风险:对绩效的追捧及历史惯性易引发对认证政策的认同障碍;对可量化数据的依赖易导致专业建设的碎片化和师范生培养目标的约化;对确定性的过分追求易引发师范生培养的同质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探寻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中打破麦当劳化牢笼的可能路径:警惕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基于育人逻辑参与和开展认证实践;深化对认证理念的理解,突破对前置评价政策的路径依赖;优化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设计,提升师范类专业认证政策的专业性;调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的监管。

返回目录

技术变革教育的全球演进与中国历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理念发展为线索

杨晓哲,赵健.技术变革教育的全球演进与中国历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理念发展为线索[J].教育研究,2023,44(8):82-90.

专业认证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审思和实践进路

梁宏亮,艾美伶.专业认证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审思和实践进路[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2):15-21.

指向胜任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来自俄罗斯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探索

朋腾,肖甦.指向胜任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来自俄罗斯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23,45(7):95-104.

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教师教育实践研究

时广军,马思腾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教师教育实践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3,45(10):86-94.

新时代高校历史师范教育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侯桂红.新时代高校历史师范教育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3):13-18,31.

教师教育中的教与学:能动性、反思与身份

Flores 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gency, Reflection and Ident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3, Online First. DOI: 10.1080/02619768.2023.2266256.

对美国五个K-12科目考试标准的审视:异同比较及对新教师准备工作的启示

Burns R., Nieman C., Batastini A., Brown A., Watson O, Kelly D., & Alazwari A. Examining Standards Across Five K-12 Academic Discipl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milarities, Distin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023, Online first. DOI: 10.1080/01626620.2023.2247372.

返回目录

成果推介

知行合厚育良师:互联网+循证教师教育模式

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果完成者:朱旭东,宋萑,王晨,刘立,张春莉,武法提,刘伟,赵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为“未来教育家”奠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的某市探索(2008-2022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完成者:胡振京

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返回目

 

 

编辑:沈其娟 白益民

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234上海市桂林路100

徐汇校区西部计算中心2

网址:https://ghc.shnu.edu.cn/jsjyztxx/list.htm

电话:(86.21).6432.2334

(86.21).6432.2596

电子信箱:teupdat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