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10月20日,高等教育深度观察(Higher Ed Dive)官网刊发文章,就美国教育动力公司(EducationDynamics)发布的《2026年高等教育格局报告》进行解读。《2026年高等教育格局报告》指出经济不稳定、人口变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市场现实发生根本性变化,迫使领导者抛弃过时模式并做出根本性决策。以下是文章要点。
教育动力公司(EducationDynamics,EDDY)发布的《2026年高等教育格局报告(2026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Report)》,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时期的院校领导者提供了一份至关重要的资源。该报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已经跨越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门槛,旧有的运作模式已然失效,固守现状只会阻碍机构发展。经济不稳定、人口结构变迁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融合正共同塑造着一个全新的市场现实,迫使领导者们必须放弃过时的模式,并就其机构的未来做出根本性的抉择。
该报告的核心理念在于,“现代学习者”(Modern Learner)已成为驱动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无论年龄大小,这些学习者们普遍要求教育能够提供明确的价值、高度的灵活性以及清晰的职业成果。因此,以往那种“一刀切”的受众参与策略已彻底过时。当下的市场现实要求院校必须“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信息”与“现代学习者”相遇。教育动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伦特·拉姆丁(Brent Ramdin)强调,领导者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要么主动进行转型,要么被动承受后果。本报告旨在通过数据驱动的分析,帮助院校将这一转变转化为战略优势。
报告重点阐述了定义此次高等教育格局转变的三个关键特征。首先,经济层面的焦虑要求高等教育重塑其价值主张。在动荡的劳动力市场和持续的经济忧虑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仅凭传统的学位承诺已不足以吸引学生。院校现在必须围绕成本、便利性和职业成果这三个核心,向潜在的学习者传达一个清晰且无可辩驳的投资回报率(ROI)。其次,招生环境已被永久性地重构。随着2025年秋季学期成为传统适龄本科人口的峰值拐点,此后该群体将面临急剧且持续的萎缩。未来的增长将与成人学习者、转校生以及数千万拥有部分大学学分却未获得文凭的美国人等非传统学生群体紧密相连,而这些群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机和期望。再者,人工智能作为变革的催化剂,正在粉碎旧的策略。虽然人工智能并非全新工具,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正开始显现,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学生招募渠道,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学术与教学过程,并重新定义了何为具有前瞻性的职业生涯。“现代学习者”正迅速接纳人工智能作为获取信息和技能发展的可信赖来源,他们期望自己所就读的院校也能具备同等的前瞻性思维。未能从战略层面整合人工智能的院校,将面临显得过时且与现代职场需求脱节的风险。
为应对上述挑战并在新时代取得成功,报告为高等院校提出了三项关键建议。第一,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其与高增长的就业领域对齐。在一个强烈要求明晰职业成果的世界里,院校必须变得更加敏捷。这意味着需要积极投资于那些能为学生提供通往成功且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职业道路的课程项目,并勇于淘汰不再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同时利用实时劳动力市场数据来指导和加速学术创新。第二,拥抱统一的品牌与招生战略。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得针对不同人群各自为政的招生策略既低效又无效。报告表明,一种横跨所有课程项目和教学模式的、单一的、强有力的品牌信息传递的统一战略,对于捕捉整个“现代学习者”市场至关重要。这种方法不仅能创造运营效率,更能展现一个连贯而引人入胜的机构故事,从而增强声誉和收入。第三,主导关于价值与成果的对话。面对公众对高等教育价值认知的不断削弱,院校必须主动界定并传达其投资回报率,以重建信任。高等教育的财务因素不能再是仅由财务援助办公室处理的次要议题,它必须成为招生叙事中首要、透明且核心的部分。
这份现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的年度报告,综合了来自国家学生交流研究中心研究数据中心(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 Research Center)、美国劳工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及盖洛普(Gallup)民意调查等公开数据源的信息,旨在为希望在新时期保持竞争力和相关性的高等教育领导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行业分析工具。
(来源:高等教育深度观察(Higher Ed Dive)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