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构建——基于多元制度逻辑的视角 | 杨秀芹 常玲玲 徐叶莹

发布时间:2025-11-06作者:浏览次数:14

摘要: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与高校自我革新内生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博士生跨学科培养并在多元制度逻辑交互影响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征,既体现了传统科研师徒制模式与结构化模式交互融合的结果,也体现了政府逻辑和实践逻辑逐渐向学术逻辑的渗透。基于师徒制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欧洲为代表,培养要素“向外兼顾”实现跨学科性,是强调学术逻辑的内生型培养模式;学位项目主导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美国为代表,通过学位项目实现跨学科的“系统融合”,是实践逻辑与学术逻辑融合的培养模式;政府主导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培养要素趋向“跨域融合”,是政府逻辑占优的外生型培养模式。以此为鉴,我国培养博士生应在明确跨学科目标和理念的前提下,从组织建制、研究项目与课程体系建设、导师联合指导等方面有效平衡学术逻辑、实践逻辑与政府逻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探索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跨学科培养;结构化培养模式;多元制度逻辑;学位项目;博士生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