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3期(总第29期)学术沙龙在计算机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白益民博士、李桂红硕士和沈其娟博士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本期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成果交流。沈其娟博士就选题“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探索性分析与建议”进行工作回顾和成果分享。研究抽样调研了我校毕业班师范生的本科学习经历和满意度,在前期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勾勒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学生群体的分布特征,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归因分析,为我校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提供相应建议。在互动交流阶段,李桂红硕士对于调查问卷的部分题项提出优化建议。白益民博士指出,当前数据分析成果比较丰富,较好地实现了探索性研究的目标与预期,为未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从调研持续开展和数据深度分析两方面提出建议。李桂红硕士介绍了选题“我校数智化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数字化课程的概念与类型、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情况、我国高校课程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变过程、其他高校数智化课程的建设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在互动交流阶段,沈其娟博士提出可以结合我校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这一办学定位
    • 5月29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2期(总第28期)学术沙龙在计算机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白益民博士、李桂红硕士和沈其娟博士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进展中期交流。沈其娟博士就选题“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探索性分析与建议”的研究进展和推进计划进行分享。这一课题是上学期“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的后续研究。研究由白益民博士和沈其娟博士合作推进。研究目前已确定使用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初步构建模型,对问卷进行了预处理。下一步计划细化构想模型,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影响学生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和机制进行探究,并分析问卷的开放题文字部分进行丰富和补充。在互动交流阶段,李桂红硕士建议,对问卷中的极值加强关注,结合理论、常识和其他研究方式对数据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解读。白益民博士对研究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指出,研究前期已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现阶段使用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旨在进一步探索数字之后的深层含义,以期在报告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李桂红硕士就选题“我校数
    • 3月27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1期(总第27期)学术沙龙在计算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沈其娟博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院校研究选题论证交流。李桂红硕士的选题是“关于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研究”,这一选题是上学期“关于我校数字化治理若干问题的调研与建议”研究的延续。李桂红硕士回顾了数字化课程建设概念发展历程,介绍了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资源,提出了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堵点。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结合的方式。在互动交流阶段,沈其娟博士建议,首先,可对我们学校现有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进行梳理,了解学校对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纲领性文件。其次,查阅国内外高校关于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文献、经验和做法。最后,研究内容可适当聚焦。白益民博士建议,首先,选题建议调整为“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其次,理论研究要注重建立数字化课程建设问题的分析框架,实践研究可分析我校现有数字化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实施过程和效果中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从教育自身底层逻辑和教育传播学角度分析数字化课程建设的必要
    • 12月27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举行2023年第6期(总第26期)学术沙龙,就2023年秋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成果展开交流、2024年度院校研究候选选题进行研讨。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所所长杨海峰教授,杜怡锦硕士,高教所其他人员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杜怡锦硕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分别就“我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调研及建议”、“关于我校数字化治理若干问题的调研与建议”和“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作研究成果交流。在研讨阶段,大家充分肯定了各项研究的成果价值,并提出了许多中肯改进建议。另外,大家还讨论了2024年度院校研究候选选题。杜怡锦硕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分别提出了选题建议,大家讨论了选题的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了修改建议。白益民博士主持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 11月22日,发规处(高教所)党支部、教师工作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以及结对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前往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行走党课相融合的方式,推进学研结合、深化联建聚力,教育和引导支部党员和结对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强国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来到上图东馆的第一站,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此次展览选取了馆藏汉代碑刻,包括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在内90余件珍拓善本,是上海图书馆建馆七十年来举办的碑帖展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藏品最优的一次展览。近千平方米的展厅内,汉碑卷轴悬诸墙上,碑刻的原貌、拓片上的题记款识一目了然,气势恢宏……透过漫漶斑驳的石花,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师生们沉浸式体验着汉碑善本的书法美、传拓美、装帧美、人文美的魅力,见证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受到文化是温暖人心的“长明灯”,更激发起讲好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奋斗故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后,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体验了上图东馆的行走党课。通过浏览习近平重要论述特色板块
    • 2024-07-04
      7月3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3期(总第29期)学术沙龙在计算机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白益民博士、李桂红硕士和沈其娟博士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本期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成果交流。沈其娟博士就选题“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探索性分析与建议”进行工作回顾和成果分享。研究抽样调研了我校毕业班师范生的本科学习经历和满意度,在前期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勾勒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学生群体的分布特征,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归因分析,为我校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提供相应建议。在互动交流阶段,李桂红硕士对于调查问卷的部分题项提出优化建议。白益民博士指出,当前数据分析成果比较丰富,较好地实现了探索性研究的目标与预期,为未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从调研持续开展和数据深度分析两方面提出建议。李桂红硕士介绍了选题“我校数智化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数字化课程的概念与类型、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情况、我国高校课程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变过程、其他高校数智化课程的建设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在互动交流阶段,沈其娟博士提出可以结合我校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这一办学定位
    • 2024-05-30
      5月29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2期(总第28期)学术沙龙在计算机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白益民博士、李桂红硕士和沈其娟博士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进展中期交流。沈其娟博士就选题“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探索性分析与建议”的研究进展和推进计划进行分享。这一课题是上学期“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的后续研究。研究由白益民博士和沈其娟博士合作推进。研究目前已确定使用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初步构建模型,对问卷进行了预处理。下一步计划细化构想模型,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影响学生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和机制进行探究,并分析问卷的开放题文字部分进行丰富和补充。在互动交流阶段,李桂红硕士建议,对问卷中的极值加强关注,结合理论、常识和其他研究方式对数据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解读。白益民博士对研究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指出,研究前期已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现阶段使用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旨在进一步探索数字之后的深层含义,以期在报告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李桂红硕士就选题“我校数
    • 2024-03-28
      3月27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2024年第1期(总第27期)学术沙龙在计算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高教所沈其娟博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2024年春季学期院校研究选题论证交流。李桂红硕士的选题是“关于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研究”,这一选题是上学期“关于我校数字化治理若干问题的调研与建议”研究的延续。李桂红硕士回顾了数字化课程建设概念发展历程,介绍了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资源,提出了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堵点。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结合的方式。在互动交流阶段,沈其娟博士建议,首先,可对我们学校现有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进行梳理,了解学校对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纲领性文件。其次,查阅国内外高校关于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文献、经验和做法。最后,研究内容可适当聚焦。白益民博士建议,首先,选题建议调整为“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其次,理论研究要注重建立数字化课程建设问题的分析框架,实践研究可分析我校现有数字化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实施过程和效果中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从教育自身底层逻辑和教育传播学角度分析数字化课程建设的必要
    • 2024-01-04
      12月27日下午,发展规划处(高教所)举行2023年第6期(总第26期)学术沙龙,就2023年秋季学期决策咨询专报研究成果展开交流、2024年度院校研究候选选题进行研讨。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所所长杨海峰教授,杜怡锦硕士,高教所其他人员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杜怡锦硕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分别就“我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调研及建议”、“关于我校数字化治理若干问题的调研与建议”和“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作研究成果交流。在研讨阶段,大家充分肯定了各项研究的成果价值,并提出了许多中肯改进建议。另外,大家还讨论了2024年度院校研究候选选题。杜怡锦硕士、李桂红硕士和白益民博士分别提出了选题建议,大家讨论了选题的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了修改建议。白益民博士主持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 2022-05-27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  《规划》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规划》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内涵式发展,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坚持统筹协
    • 2021-09-10
      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沪教委高〔2022〕9号为建设与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回顾与发展形势(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在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成为上海落实国家战略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基本形成规划引领、法规保障、分类发展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启动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上海高校获“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数占全国总数的10%。坚持立法和规划引领,全面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上
    • 2023-05-16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纳入Ⅲ类高峰学科建设范围的通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成功获批为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标志着我校学科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是上海市根据国家和本市“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启动实施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其中,III类高峰建设学科是在领域或方向建设上具有冲击世界一流能力的学科。通过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推动高校聚焦自身优势,实现学科领域或方向重点突破,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攀登学科高峰,全面提升上海高校学科实力,确保上海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走在前列。化学学科化学学科始建于1954年,是我校重要支柱学科之一。2012年,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并持续稳居全球前1%,ESI论文篇均被引频次21.89,并带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科排名稳居ESI全球前1%。1995年以来,相继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和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I类高原),并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期末评估中获评优秀。经过近7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转化和教师教育并举,“产、学、研、用、教”一体化特色
    • 2019-05-29
      生物学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最早创立的学科之一,曾先后获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植物学)、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高原学科。
    • 2019-05-22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65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厚德载物,博学笃志,积淀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厚重的学院文化。培养了李君如、沙海林、马春雷等一批知名校友。作为上海高校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首批建设的5所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学科平台高、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平台。建院10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马院马学科发展,经由李进、周中之、张允熠、蒋传光、石书臣、汪青松、周书俊、张志丹等学科负责人和学院院长的开拓,学院名誉院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的关心指导,以及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2019-05-17
      根据党中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化学学科主动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创新研究,关切社会需求和上海相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整体谋划学科发展规划。在学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过程中,化学学科重点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夯实优势学科发展基础,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在原创性科研成果上再谋重大突破;依托学科平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的需求。
    • 2023-06-09
      北京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教研机制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大平台。坚持以“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成果共生、质量共建、发展共促”为宗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教培中心、教育集团和附属校五方共建,成立基础教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名师教学导向和科研引领作用,带动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组织优师成就工程、英才拔节工程、学术成长平台、师生研学实践、木铎金声讲坛、学校提升工程等六大版块66个项目,依托“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实现云端共研共享,同时开展线下集中研修研训,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能力水平。在创新集团化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双向协同作用下,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平台功能,通过开展专家学者报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思政学科共同体年会、名师教学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将丰富的思政学科资源与各附属学校实
  • 《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4年第2卷第4期.pdf下载目 录 TOC \o 1-3 \h \z \u 全球视野... PAGEREF _Toc167199097 \h 2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03100360037003100390039003000390037000000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发布2024教师收入年度调查报告... PAGEREF _Toc167199098 \h 2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03100360037003100390039003000390038000000美国德克萨斯州推出新证书,优化驻校实习教师认证体系... PAGEREF _Toc167199099 \h 3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
  • 《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4年第2卷第3期 PDF全文下载目录 TOC \o 1-3 \h \z \u 全球视野. PAGEREF _Toc165984796 \h 1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03100360035003900380034003700390036000000第十四届教师专业国际峰会举行. PAGEREF _Toc165984797 \h 1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03100360035003900380034003700390037000000法国将开展教师培训改革. PAGEREF _Toc165984798 \h 1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4006F006300310036003500390038003400370039
  • 本期热点:(1)改变教师专业未来:联合国秘书长教师专业高级别小组发布报告(2)英国教育部颁布2024-2025学年教师培养机构标准(3)做好教书育人大先生——代表委员热议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4)教育部举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5)学习共同体与教育革新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学习共同体大会召开(6)西南大学“教师教育体系建构与政策发展”领域团队主要成果发布 复旦大学“国优计划”启动,培养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师(7)合法化的教师教育学:开启学科建设的大门(8)新时代中国教师应具备何种核心素养?(9)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演进、成就与问题(10)职前教师的人际关系技巧和社会情感...
  • 本期热点:(1)2023 年,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新局面(2)2024 年,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3)教育部实施 2023 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2023 年亚欧国际教师教育论坛在甘肃召开(4)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二十周年庆启动仪式暨 2023 学术年会召开(5)《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 2023》发布 2035 年百万教师或过剩(6)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7)让教育家精神“活”在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8)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9)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意义、蕴含与路径(10)在为充满挑战的时代重新思考教师教育(11)构建教师教育“双链循环...
  • 本期热点:(1)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中教育技术学习近20 年来发生重大变化 (2)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启动“院士师范院校行”活动的通知(3)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会在浙江温州召开(4)“教师教育中的审辨性思维”国际研究论坛顺利举办(5)杭州师范大学举办未来教师教育论坛(6)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7)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补齐教师教育体系短板(8)中国式教师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内涵、构成与路径(9)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什么?(10)师德融通•专业贯通•实践联通——新时代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本期热点:(1)澳大利亚研究建议打造多元化教师队伍(2)教育部公布 2023 年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名单及中期审核名单(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师分2023 年学术年会召开(4)全国师范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 认证,撬动师范教育深层次改革(5)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6)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教师育实践研究(7)知行合 E 厚育良师:互联网 + 循证教师教育模式......